美国膜拜团体与反膜拜团体运动问题探究
本文选题:美国 + 膜拜团体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膜拜团体是根据英文表述教派的"cult"一词而来,是人们对一些有别于美国正统基督教各种教派的称呼,这里多少带有轻蔑或者贬义之意,对不同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称之为膜拜团体是不公正的。美国膜拜团体和反膜拜团体运动几乎是同时诞生的孪生兄弟,反膜拜团体运动是美国宗教界和世俗界反对膜拜团体的人发动的。对于那些直接危害到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膜拜团体,美国政府采取了直接武力干涉的手段。膜拜团体与新兴宗教和邪教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
[Abstract]:Worshipers are based on the English word "cult" for denomination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orthodox Christian denominations and have a somewhat contemptuous or derogatory meaning. It is unjust to call a worship community a religion different from one's own. The American worshiping group and the anti-worship group movement were twins born at the same time. The anti-worship group movement was initiated by the religious and secular circ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o opposed the worship group. For those worshiping groups that directly endanger the social order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e US government has adopted direct force intervention. Worship groups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emerging religions and cult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08JA770002)
【分类号】:B978;K71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小川;白丰绩;;试论美国基督教基要主义的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董小川;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历史思考[J];历史研究;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政教分离原则移植问题的思考[J];研究生法学;2007年05期
2 潘嘉;略论外国邪教的危害行为[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张耀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何秉松,廖斌;论当代邪教[J];法学评论;2003年05期
5 邵宏伟;;战后日本新宗教参与政党政治的方式、动因及其认识[J];佛学研究;2008年00期
6 夏苗;陈樱;;论邪教的法律治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7 毛欣娟;邪教的社会矫治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余建华,晏可佳;恐怖主义与民族、宗教问题论析[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3期
9 郝军 ,黎文兵;国际邪教组织——“统一教”[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8期
10 雷火剑;陈志壮;;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对宗教概念的新阐释[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胜先;;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自由[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由明言;邪教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廖初民;法律的宗教化与法律的世俗化—印度法律的世俗化变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张小龙;当代美国天主教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宝霞;阿博都·巴哈思想述评[D];山东大学;2008年
5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杨合理;论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欣;20世纪60年代禅佛教在美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9年
8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邪教犯罪及其侦查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杜平;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宗教与两种政治思想的斗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牧民;论邪教犯罪[D];湘潭大学;2003年
4 岳勇;论“邪教组织”的防范与处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余彪;“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成因及根治对策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左雷;美国膜拜团体存在的原因及其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湘;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当代宗教世俗化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白竹雪;美国主流宗教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杰;非法传销行为调查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10 柏静;巴哈伊教在美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小川;白丰绩;;“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评国内学界同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希文;传统宗教·新兴宗教·邪教[J];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04期
2 冉维娜;;试论美国人早期的中国观(18世纪初-1840年)[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2期
3 苏萍;新兴宗教: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性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姚建军;;宗教在美国社会整合运行中之角色和功能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美国习惯用语[J];英语沙龙;2003年05期
6 袁辛奋,胡子林;邪教:新兴宗教的极端表现[J];学术交流;2004年10期
7 刘志存;;流行的问候语[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2011年Z1期
8 彭晓;;1913年军械库展览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影响[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3期
9 郝蕴志;;信仰的无奈:约翰·厄普代克与新教世俗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海巴子;;抵制美货:100年前的华洋冲撞[J];档案春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冠男;周杏英;;论权力距离与冲突处理方式之关系[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美国期刊简史[A];中国期刊协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2年
3 ;诺贝尔科学奖为何再次全落美国[A];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郑克强;;旅美随笔——美国人在想什么?[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5 雷雨田;;新兴宗教刍议[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6 史国良;;关于新兴宗教与邪教的关系和区别[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何秉松;王桂萍;;当代邪教与新兴宗教、宗教界说[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柳剑平;胡蕲;;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合理性问题探讨[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裴长洪;;保持出口增长的认识与政策[A];《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意义及促进之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成友;九旬美国老太迁居山东农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王东京;求才不能一味舍近求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斯蒂格利茨;炸弹投向美国人的钱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信息报;2003年
5 李渊;无情的现实与残存的虚妄[N];人民日报;2006年
6 ;布什吁释放伊朗裔美国人,伊朗责其干涉内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殷赅;年末购物季 美国人购买力减退隐现[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美国抗癌多年进展缓慢,千万别气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马宇;我们何以不能积累财富[N];南方周末;2008年
10 麦迪;美国人卖“概念” 中国人卖“特产”[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玲玲;论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宗教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长云;公众的声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市民社会与公共空间[D];厦门大学;2009年
3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BOUNOUA NADJAT(娜佳);是谁在中东制造混乱[D];外交学院;2007年
6 程早霞;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中国西藏(1940s-1972)[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嵩;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白丰绩;20世纪美国基督教基要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金圣角;美中社会日常生活文化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雷;美国膜拜团体存在的原因及其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天虎;美国唯一神思想研究(1825-1865)[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沈晴;欧美日企业文化之比较与启示[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维林;美国基督教和平运动初探(20世纪40-80年代)[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新平;1975-1995年越美关系的发展演变[D];郑州大学;2006年
6 梁倩;评冷战后美国的文化外交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军;论美国对法国结盟的缘起及演变(1776-1800年)[D];吉林大学;2007年
8 孔冠男;论权力距离和冲突管理方式之关系:一项关于中美的跨文化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申文勇;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空中力量使用的失误[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亮;转型中的美国情报系统(2001-2009):前景与挑战[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9年
,本文编号:1837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3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