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时期新加坡的社会政策
本文选题:新加坡 + 殖民地 ; 参考:《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受英国国内福利思潮和实践的影响,英国殖民当局从19世纪末开始加强了对新加坡社会的行政干预,从自由放任向有序管理发展。针对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殖民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社会政策,涵盖教育、住房、卫生、社会福利、劳工、移民和人口诸方面,建立了相对完整、且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延续性的社会政策体系与社会管理机制,给人民行动党的社会治理留下了有价值的政策遗产。
[Abstract]:Influenced by the trend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in Britain, British colonial authorities began to strengthen their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 Singapore from laissez-faire to orderly management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In response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Singapore,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as successively introduced a series of social policies covering education, housing, health, social welfare, labour, im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Moreover, the social policy system and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with strong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have left a valuable policy legacy 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政策与实践研究”(08CSS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3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宪丽;高奇琦;;等位协商:英国工党与社会的互动模式研究[J];探索;2014年01期
2 魏炜;;新加坡的社会政策:理念与实践[J];社会学评论;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能馥;;新加坡的衣文化[J];装饰;1990年02期
2 闵孝思;;新加坡掠影[J];新闻记者;1991年05期
3 潘黎明,汪恩键;新加坡现代化的成就与历史经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国际学术会议在新加坡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5 温达华;新加坡的三大亮点[J];决策探索;2005年09期
6 秦素菡;;战后新加坡华文文艺的发展及其现状[J];东南亚;2006年03期
7 伍振;;新加坡浮世绘[J];传承;2009年03期
8 陈莉;;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双语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9 良知;;新加坡大力推广汉语普通话[J];国外语言学;1980年06期
10 L.L.;新加坡推广华语和汉语拼音的新动向[J];文字改革;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玲;;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成功演绎——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浅析[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余建华;;在多元包容中繁荣发展——新加坡民族和睦的成功之举[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杨焕英;;儒家伦理与独立后的新加坡道德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成丽英;;新加坡保险市场——加快构建中的亚洲保险枢纽[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5 公克迪;郭姝雅;;新加坡政府与报业关系的历史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8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体;新加坡:人才立国再创新[N];广西日报;2003年
2 ;南洋明珠——新加坡(一)[N];国际商报;2011年
3 记者 李晓平 实习生 林晰;市领导会见我国驻新加坡大使[N];厦门日报;2011年
4 陆令寿;讲述新加坡故事的人[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张宝顺率团出访印尼新加坡新西兰[N];安徽日报;2013年
6 史奎吉 特约记者 刘亚迅;第17批护航编队停靠新加坡[N];解放军报;2014年
7 龙光伟;新加坡司法浏览[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南博网 周伟娜;新加坡市:东南亚的世界花园[N];国际商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永恒;2008也是新加坡的机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中共铁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邱立强;赴新加坡学习考察的感受与思考[N];铁岭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3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2年
4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华;新加坡政治发展道路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万浩;试析影响新加坡和中国建交的马来西亚和印尼因素[D];外交学院;2010年
3 禹明坤;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房利;新加坡的廉政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小华;新加坡政府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晓莉;新加坡反腐倡廉研究及其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于晓亮;论新加坡的政治发展路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大学;2010年
8 王尘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新加坡廉政体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9 刘光;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陈青宇;新加坡族群问题治理及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6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6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