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中世纪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基于农牧混合经济结构视角的一种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15 20:19

  本文选题:中世纪英国 + 劳动力转移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2年06期


【摘要】:农业生产力并非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充分条件。中世纪英国是一种粗放的农牧混合经济,形成了初步社会分工,更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流动;与集约化农业相比,这种粗放式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及能够供养人口都很有限。随着农业生产"量"的扩张和"质"之深化,农村劳动力被迫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而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则将大量劳动力拉进农业"过密化"陷阱,使得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或城市流动。英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获得较大发展是农牧混合经济和粗放农业"量—质"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Abstract]: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s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England was an extensive mixed econo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which formed a preliminary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which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field, and compared with intensive agriculture. This ex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quires limited labour and is able to support the population. With the expansion of "quantity" and the deepening of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ural labor force was forced to transfe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field and moved to the city, while intensive farming pulled a large number of labor forces into the "over-dense" agricultural trap.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labor to move to non-agricultural areas or cities.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urbanization in Britai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gri-pastoral mixed economy and extensive agricultur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70016) 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155G2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561.3;F356.1;F299.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葛永军,许学强,阎小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判断[J];人文地理;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陈欣欣;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迁移——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武定;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2 陈爽,姚士谋,章以本;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J];经济地理;1999年04期

3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蒋科;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劳动力转移的特点[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董玉洁;中世纪英国有关暴君暴政的理论和暴君暴政的实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明君;试论中世纪英国城市妇女的地位[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德生;试论中世纪英国庄园法庭[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峰;中世纪英国国王借贷活动研究(公元11-15世纪)[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富体;16-18世纪英国世俗贵族教育变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范丽玲;中世纪英国乡村妇女生活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晓臣;十四世纪的黑死病与英国社会之变迁[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9 杨镭;英国金雀花王朝军事变革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3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93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