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日本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05:07

  本文选题:日本 + 大学管理体制改革 ; 参考:《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一国教育水平发展的程度。大学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深层次改革,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日本经济“迟滞”、18岁学龄人口减少等诸多因素推动下,日本政府在继承以前高等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在高等教育体制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改革。“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在90年代正式展开,可以说90年代是大学改革的10年”[1]。这场改革几乎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整个领域,改革的深度在某些方面己经触及到日本近代以来高等教育的本质之处。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其实肇始于7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是对第三次教育改革期间,尤其是80年代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四次报告中阐述的改革理念的具体贯彻和超越。本文从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个角度入手,分别阐述了日本高等教育两大组成部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概括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特点,并科学地预测日本未来几年内高等教育大学管理体制方面的大致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借鉴国外比较流行的高等教育管理权利的配置模式,参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日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整体发展历史,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因素分析,总结出日本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尽管日本和中国处于社会经济及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但中国作为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必须重视发展过程重要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后发展效应”,日本出现的问题迟早会在中国发生,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上可能会存在差异。从实践意义上来说,专门截取90年代至今这一时间段,对日本高等教育两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管理体制进行深入研究,以其各自所体现的特点和视角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缺失,分析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同特点,对我国如何处理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相互之间的矛盾、公立高校之间与私立学校之间的矛盾都极具有参考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总结并借鉴日本政府制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优点,可以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做出贡献,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有自己的独特背景,但对日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寻找教育管理体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可为我国制定具有中国特点的、适应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借鉴,会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er,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er depends on the degr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s education level. As the bas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a country.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 common task facing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1990s, many factors, such as globalization and the "sluggish" Japanese economy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school-age population of 18 years, have been promote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previous polic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a thorough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many aspect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was formally launched in the 1990's, and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1990s was a decade of university reform. The reform covers almost the whol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depth of the reform has in some respects touched the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since modern times. In fact, the reform of Japan'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ince the 1990s began with the third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70s. It was during the third education reform. Especially, in 1980's, the reform idea expounded in four reports of Japan's temporary Education Review Council was carried out and surpassed. Starting from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since the 1990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ally predicts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 Japan in the next few years. On this basis,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more popular foreign allocation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rights, and referring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history of Japan'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efore the 1990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Japanese universities after the 1990s, and summariz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Japan. Although Japan and China a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school education, China, as a country with a late start, i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market economy and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all kinds of important problems and various "post-development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ooner or later, the problems in Japan will occur in China, but there may be differences in their forms and degrees.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specifically intercept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990s to the present, the two components of Japan'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ir respective in-depth study, Fro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pectives to examine the deficiencie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It i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private college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private schools. Theoretically speaking, summing up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advantages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n formula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lthough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background. However,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and the search for some regular things in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can work out for our country someth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which will help to establish the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9.313;K31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舜;;日本社会教育:发展与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郑雪飞;;论国际体系因素与近代日本的现代化进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刘自强;;美国对日政策调整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余利;;日本需要第三次“开国”?[J];黄金时代;2011年03期

5 唐向红;;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05期

6 高宇;;作为皇室企业的日本红十字会[J];世界博览;2011年16期

7 傅宏波;;动漫产业:日本经济亮点[J];观察与思考;2005年11期

8 刘自强;;20世纪90年代东亚经济崛起对日本经济的冲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阿丽;小黑孩;;含泪活着[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6期

10 张季风;;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逯新红;;2010~2011年日本经济回顾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日本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3 杜创国;;日本行政改革及其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永军;;日本经济衰退与复苏原因探析——马克思主义的视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遐思;;从世界上面额最大的一张支票看日本经济之起家[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6 吴寄南;;人才开发与日本经济的复苏——市日本学会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丽华;;日本政府经济职能的重新定位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平;;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广东继续解放思想的对策选择[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德玉;;浅谈二年级的阅读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10 石洪涛;;世界瞩目中国:非典不是经济危机 仍对中国寄予厚望[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闵京;日本经济改革障碍重重[N];中国贸易报;2005年

2 采京;日本经济已摆脱徘徊局面[N];中国贸易报;2005年

3 早报记者 俞佳;出口不振 日本经济又遇“小挫”[N];东方早报;2005年

4 成锋;日本经济慢慢好起来[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冯剑;日本经济春来迟[N];中国贸易报;2005年

6 记者 崔寅;日本经济面临停滞风险[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吴心韬;日本政府放话将“大胆”干预[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时磊;日本经济困局体现文化危机?[N];国际商报;2010年

9 何德功;与谢野馨入阁难挽日本经济困局[N];经济参考报;2011年

10 驻东京记者 宋金明;日本经济: 陷入结构性恶性循环 未来10年成为关键[N];金融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杭;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孙洪军;日本出版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曾荣平;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陈莉;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袁英华;战后日本政策金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于乃书;对金融危机若干问题的分析——兼论日本经济危机的成因[D];吉林大学;2004年

8 关洪涛;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姗姗;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2 苏明;日本的循环经济制度[D];吉林大学;2008年

3 徐鹏;日本政府应对经济长期衰退政策的评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魏娟;不平坦的日本争常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轶;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D];暨南大学;2007年

6 李晓北;论日本货物贸易政策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阮营诗;二战后美日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程红;中日间的经济外交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9 张霞;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唐颜;日本药品流通体制变革及对我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5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95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