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试论十二、十三世纪西欧炼金术的兴起与原因

发布时间:2018-05-20 17:37

  本文选题:西欧炼金术 + 炼金术士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试图说明12、13世纪西欧炼金术兴起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炼金术兴起的原因作初步分析。 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三章。 导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资料基础。 第一章“12、13世纪西欧的炼金术及相关活动”。炼金术在12世纪时经由阿拉伯重新传入西欧,它伴随这一时期的翻译大潮而兴起,并传播到了西欧各地。这一时期,炼金术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主要以修道院中的炼金术活动为例。在西欧的炼金术发展的同时,欺诈性的炼金活动也开始泛滥。 第二章“12、13世纪西欧的炼金术士”。12、13世纪西欧炼金术士主要为神职人员,他们的炼金术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炼金术初步发展的过程中,炼金术士经历了被边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12、13世纪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下实现的。 第三章“12、13世纪西欧炼金术兴起的原因”。炼金术的兴起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炼金术意味着无限的财富,意味着各种物质利益,它能满足个人欲望,也能实现社会理想;其次,炼金术的理论基础以这一时期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为依据,得到了学者们的基本认可;炼金术的精神原则对炼金术士发生作用,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结语简单地回顾了中世纪炼金术的发展历程,并对炼金术作了一些概括性评价。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ise of alchemy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13th century, and on this basis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alchemy.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rends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is paper. Chapter one: alchemy and related activities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13 th Century. Alchemy was re-introduced into Western Europe in the 12 th century through Arabia. It rose with the tide of translation in this period and spread to various parts of western Europe. During this period, alchemy was initially developed, mainly in monaste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lchemy in Western Europe, fraudulent alchemy began to proliferate.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lchemists of Western Europe in the 12th century were mainly clergy, and their alchemy activitie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alchemy, alchemist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marginalization, which was realiz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13th century. Chapter three: the causes of the rise of Western Alchemy in the 13 th Century.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alchemy: first, alchemy means unlimited wealth, all kinds of material benefits, which can satisfy individual desires and realize social ideal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lchemy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f this period,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by scholars, and the spiritual principles of alchem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chemists and satisfy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The conclusion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alchemy and makes some general evaluation of alchem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5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陈才宇;;中古英语法布罗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郑国;;近代革命运动与破除迷信——以徐州城隍庙为主的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吴建冰;李作华;;稻作文化旅游与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7 廖莹;;以城市雕塑为例阐释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的意义——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8 李明超;徐善伟;;中世纪西欧城市文学对女性爱情的表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马海军;;浅谈中等职业院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马陆亭;;大学章程的地位与要素[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史艳兰;;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石林景区导游词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9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徐辉;;基督教在西方教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兼论宗教与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7 盛毓;论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及其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5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15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