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苏联对华援助15项工业企业项目之缘起问题的再探讨
本文选题:中苏关系 + 经济援助 ; 参考:《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6期
【摘要】:"一五"计划实施基础的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并不是一次性形成的。其中,1954年赫鲁晓夫率苏联政府代表团访华,签订相关协议,新增援助中国15项建设工程,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至此,"156项工程"才最终成局。关于这15项工程的缘起,笔者根据已经开放的相关史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有关造船方面的7项是对1953年签订的"五·一五协定"和海军"六·四协定"的补充和完善,其他项目是"五·一五协定"中需要进一步具体确定以及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改变原援助计划而增设的。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five-year Plan was based on the Soviet Union's aid to China of 156 projects, which were not one-off. Among them, Khrushchev led a delegation of the Soviet government to China in 1954, signed a related agreement to add 15 new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landmark event, so far, "156 projects" finally became a success. With regard to the origin of these 15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that have been opened up, the author draws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nsidering that the seven items relating to shipbuilding are complementary and perfect to the May 15 Agreement and the Navy 64 Agreement signed in 1953, Other projects need to be further specified in the May 15 Agreement and, when implemented, need to be 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aid pla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
【分类号】:K512;F1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亚楼;肖建军;;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王钢华;;赫鲁晓夫为中国做的七件好事[J];金秋;2006年09期
3 吴跃农;;赫鲁晓夫执政初年一次重要的对华决策[J];同舟共进;2010年02期
4 冯云飞;;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与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立场的转变[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2期
5 刘建萍;;苏联对1958年中国炮击金门的政策反应及其影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4期
6 李丹慧;;同志加兄弟:195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对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之一)[J];国际冷战史研究;2004年00期
7 蒲国良;;赫鲁晓夫主政开启中苏争吵的大门——中苏分歧的起源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8 王铁群;;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J];同舟共进;2011年05期
9 夏亚峰;;《中苏分裂:共产党世界的冷战》一书评介[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9年00期
10 伍文琥;;苏美争霸和“柏林墙事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吴非;;苏联解体与媒体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存宽;;雅尔塔协定与1945年中苏条约[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黄纪莲;;早期中苏国家关系概述(1917~1924)[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朱胜良;;苏共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演变及启示[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7 栾景河;;国家利益的抉择——从苏联驻华使馆由南京撤至广州事件看苏联1949年对华政策[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8 牛军;;开罗会议与战时中美关系[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9 薛衔天;;试论“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内容变化问题[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张全景;;对苏联亡党亡国的几点思考[A];铁流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70周年、缅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庆华;索尔仁尼琴与赫鲁晓夫[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赫鲁晓娃谈俄罗斯重评斯大林等问题[N];北京日报;2007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许新 陈联璧 潘德礼 姜毅;理论上的失误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谢尔盖·赫鲁晓夫 本报特约编译 李有观;赫鲁晓夫被解职的内幕[N];世界报;2010年
5 亚历山大·加修克 (俄) 本报特约编译 李有观;赫鲁晓夫“皮鞋敲讲台”真相[N];世界报;2009年
6 左凤荣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赫鲁晓夫研究及评价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10年
7 李卫红 徐元宫;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并非赫鲁晓夫个人之作[N];学习时报;2010年
8 宗和;前苏联时期的东进战略[N];西部时报;2006年
9 沈志华;苏联、中国 到底谁是朝鲜的老大哥[N];国防时报;2011年
10 本版编辑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主编 李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徐亦让;“权力异化”下的体制与个人因素[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丽平;斯大林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宗教政策与政教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海云;赫鲁晓夫时期文化“解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詹欣;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军事的评估(1947—197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延龄;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宋永成;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华;冷战时期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外交研究(1947-1969)[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金月;美国苏联学的兴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崔海智;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师建军;苏联特殊移民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小亮;赫鲁晓夫执政前期苏联对华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尤金(Eugène Zagrebnov);1950-1960年中苏分裂的原因[D];吉林大学;2007年
3 马海东;论中苏两国冲突的表现及其原因和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王昌沛;中苏经济关系“蜜月期”专论(1953-1959)[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闫佼丽;中国核战略与中美、中苏关系(1954-1976)[D];山西大学;2005年
7 张彩红;波匈事件后美国对波兰经济援助的缘起(1956-1957)[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工资制度改革[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李莉;1949—1959年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D];山西大学;2004年
10 李丽玲;1941-1945年苏联的对华政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8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4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