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中期法国诺曼底一个庄园主的游戏世界——兼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本文选题:吉尔·德·古贝维尔 + 庄园主 ; 参考:《史学月刊》2013年09期
【摘要】:古贝维尔老爷1549~1562年的日记,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游戏在中世纪晚期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当时无论是节庆游戏还是日常游戏,都具有重要的民间公共宗教仪式的功能,有着明显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并因此起到重温、确认和更新群体认同的作用。这些游戏也表明,当时人们并没有现代的身体和空间私密观念,休闲、信仰等诸多方面也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尽管贵族和教士阶层具有某种特殊性,但总体上说,当时的日常生活并非巴赫金所说的"两种生活"的截然对立。事实上,无论男女老少,所有阶层的人都生活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并共享同一种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信仰、观念等。然而,从游戏中也可以看出法国的近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社群内部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正在发生文化上的裂变,游戏正日趋世俗化,而群体认同的扩大化则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
[Abstract]:Lord Guberville's diary from 1549 to 1562 shows us the status of the game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French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At that time, both the festival games and the daily games ha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folk public religious rites, which had obvious openness and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and thus played a role of reviewing, confirming and updating the group identity. These games also show that people did not have modern physical and spatial privacy, leisure, faith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 line is not clear. Although the aristocrats and clergy have some particularity, the daily life at that time was not the opposite of "two kinds of life" as Bakhtin called it. In fact, men and women, young and old, all classes live in the same time and space, and share the same culture, including lifestyles, beliefs, ideas, etc. However, it can also be seen from the game that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s taking place in France, that cultural fission is taking place among members of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and that the game is becoming more secularized. The expansion of group identity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国大通史编纂》(12&ZD18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5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玉辉;;彼得·伯克的文化史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程波;;法律规制视野下的劳动者休假权——以节日文化与钟点时间的历史演进为进路[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3 郭华;;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休闲生活考察[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4 欧阳萍;;工业革命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富裕农民教育状况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熊华军;;论康德的大学教学思想[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童世骏;;论“规则”[J];东方法学;2008年01期
8 李国斌;;从人学解析“魔鬼”的艺术形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彭美,任志林;卢梭政治法律思想述评[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孙伟红;诗与真——关于卢梭自传作品的一种解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高建红;12-16世纪西欧的医生[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9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春云;小说历史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3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梓;十八世纪伦敦与北京商人阶层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博;公意帝国[D];西南大学;2011年
6 冯仰操;论周作人对滑稽文学的批评与借鉴[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琳;现代体育光起于英国原因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璐璐;论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D];辽宁大学;2011年
9 唐志宾;英国工业革命对市民休闲生活影响的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建军;卢梭平等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波;;巴赫金美学中的“聚置”诗学模式[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D.E.维康;王静;;我者自述之———巴赫金视角观照下的叙事身份[J];叙事(中国版);2010年00期
3 文浩;;巴赫金审美建构论探析[J];理论与创作;2010年03期
4 简圣宇;;略谈国内的巴赫金理论研究——1982年至2010年[J];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04期
5 马君;;浅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中的人本思想[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0期
6 沈华柱;巴赫金语言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对传统语言哲学的批判[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贾奋然;;试论巴赫金的对话艺术思维[J];文学前沿;2000年01期
8 曾军;在审美与技术之间——巴赫金对形式主义“纯技术(语言)”方法的批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梅兰;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曾军;“复调”和“狂欢化”——巴赫金的“超技术(语言)”批评及其在巴赫金文论思想体系中的地位[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齐效斌;;巴赫金符号学思想初探[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3 曾军;;问题意识的对话——关于中国巴赫金接受30年的回顾与反思[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刘晗;;双重批判与反思中的理论建构——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之一[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田春凤;;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圣经诠释[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与俄罗斯文论家谈论巴赫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廖四平;独树一帜的巴赫金研究[N];文艺报;2009年
3 钱中文;“我们这些人实际上生活在两种现实里面”[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刘文飞;彼岸的巴赫金[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钱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是可以常青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钱中文;巴赫金研究的新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狂欢理论是“想像催生”的吗?[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季水河 刘中望;学术对话·学理诠释·学科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马剑;中国成就举世瞩目[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张开焱;学会在开放中封闭[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春香;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本质[D];北京外国语大学;1999年
3 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D];山东大学;2006年
5 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济远;试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程军;巴赫金“对话”美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3 文浩;巴赫金主体性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瑞煊;巴赫金主体建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袁建军;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观[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卫星;论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D];华侨大学;2011年
7 何勤;身体狂欢——巴赫金的边缘人生论[D];西北大学;2010年
8 蒋三军;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春辉;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然兴;形式即边缘[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1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5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