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人纳粹记忆中的受害者意识
本文选题:联邦德国 + 纳粹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二战一结束,面对战争末期的痛苦经历以及同盟国的非纳粹化改造和"集体罪责"的指责,联邦德国社会迅速发展出了一种"防御性"的受害者意识。直至1960和1970年代,在法兰克福审判、学生运动和社民党政府历史反思策略的推动下,德国人开始从自身历史中寻找受害的根源,这种受害者意识越来越带有"批判性"。1980年代,基民盟/基社盟保守主义的历史政策将纳粹政权的执行者同样视为纳粹主义的受害者。在比特堡事件中,出现了以塑造德国人自我认同为目标的"建构性"的受害者意识。从19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初开始,德国人的受害者意识经历了新的复苏和膨胀,涌现出大量出版物和影视作品。在这种控诉式的记忆呈现模式中,德国人的受害者意识逐渐呈现"攻击性",隐含着与犹太人的受害者话语竞争的趋势。德国人本身的二战创伤记忆自有其合法性和意义,不应将其妖魔化。但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在公共领域深入讨论它,批判而不是否定地看待它,并且摆脱民族国家的束缚进一步将其欧洲化。
[Abstract]: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in the face of the painful experience of the end of the war and the denials of the non-Nazi transformation of the allies and the "collective guilt", the Federal German society developed a "defensive" consciousness of victims. Until the 1960 and 1970s, driven by the Frankfurt trials, the student movement and the SPD government's historical rethinking strategy, Germans began to look for the root causes of victimization from their own history, a sense of victimization that became increasingly "critical" in the 1980s. The historical policy of CDU / CSU conservatism treats the implementers of the Nazi regime as victims of Nazism. In the event of Bitburg, the victim consciousness of "constructiveness" aimed at shaping German self-identity emerged. Since the 1990s, 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German victim consciousness has experienced a new recovery and expans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have emerged. In this mode of memory presentation, the German victim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presents "aggression", which implies the tendency of competition with Jewish victim discourse. Germany's own World War II traumatic memory has its legitimacy and significance, should not be demonized. But what is important is how we should discuss it in depth in the public sphere, critically rather than negate it, and further Europeanize it free from the bondage of nation-stat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二战后联邦德国关于纳粹问题的历史研究与历史政策”(14CSS019)
【分类号】:K51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伯杰;;“德国病”与“德国人的恐惧”[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2期
2 戴云阳;陆迪民;;从德国人的性格看二战的爆发[J];新学术;2009年01期
3 王泽;自愿的刽子手[J];读书;1996年11期
4 姚宝,邓白桦;浅析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不同历史认识[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2期
5 朱维毅;;为二战忏悔,因为德国人反省历史[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5期
6 郭建;;德国:中国的一面镜子[J];炎黄春秋;2013年07期
7 吕晗子;;德国的赎罪之路[J];青年博览;2014年15期
8 曹莉莉;;欧盟发展历程及其各发展阶段中德国的作用分析[J];商;2012年19期
9 李乐曾;孙中山的南方政府与德国[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10 何兰;德国不承认伪满洲国政策的形成原因[J];世界历史;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威廉·瑞伯亨格;梁洁;;中世纪至今德国的城市和国家:现代市民社会在城市传统中的起源[A];都市文化研究(第2辑)——都市、帝国与先知[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涛;寸土寸金之地,,德国人为何舍得留给“历史”?[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郑寅达;德国兴衰中的文化因素[N];解放日报;2012年
3 新华社记者 吴黎明;德国对二战从来不止是道歉[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裘元伦;德国如何在大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N];学习时报;2013年
5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德国 回忆历史反思责任[N];人民日报;2005年
6 本报特约作者 许晟;从德国的欧洲到欧洲的德法[N];财经时报;2005年
7 鲁道夫·瓦格纳;处理过去的阴影:国家的责任(上)[N];南方周末;2005年
8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不能“历史化”的过去[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专稿 虞南;德国新纳粹谋建“第四帝国”[N];世界报;2009年
10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德国不能容忍为纳粹历史张目[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苑爽;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理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的政策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伍德罗·威尔逊与德国疆界调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梁茜茜;对德国一战犹太士兵的历史考察(1914-1923)[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沈辰成;别理德国人!?美国对德反亲善政策探微,1944-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闫俊屹;冷战后德国外交政策探微[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白雪;试析统一后德国的联合国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蒋健健;德国知识分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倩;四国占领期间的德国妇女(1945-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一幸;联邦德国的历史政策与社会参与(1949-1958)[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苏文彪;魏玛时期德国反犹主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田焕云;魏玛时期德国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及身份认同[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0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