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问题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7 19:31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的巨变涉及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国家认可统一的民族管理体制和民族政策。其任务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统一,保证不同民族人们的利益的协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俄罗斯的各民族发展和民族间合作。
[Abstract]: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great changes that took place in Russia involved all aspects of the country: politics, economy, social relations and spiritual life. In this case, the country and the region need a unified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national policies. Its task is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societ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o ensure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o unify th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f Russia on this basis.
【作者单位】: 山东交通学院外语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基金】:山东交通学院2009年度科研基金项目: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0928,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K51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能武,张丹丹;普京决策行为的社会环境与心理因素分析[J];俄罗斯研究;2003年02期

2 冯佩成;苏联农业集体化中的特殊移民现象[J];俄罗斯研究;2005年03期

3 周尚文,郝宇青;合法性与苏联政治的嬗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吴鹏森,吴海红;在兼顾各阶层利益的基础上突出弱势关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7期

5 祝孔江;苏联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原因和不利因素[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6 李炜;经济军事化与苏联解体[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1期

7 唐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历史嬗变[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1期

8 李年锦;苏俄建国初期俄共(布)执政方式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1期

9 潘广辉;列宁的民族关系理论是解决当代民族关系问题的指南[J];世界民族;2002年05期

10 卢志渊;;1861年以来俄罗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刘芝平;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在北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洪业;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倪稼民;颠覆·建构·话语失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佩成;苏联干部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史亚军;多边框架中的中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新;后冷战时代中美俄三边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孔凡河;江泽民外交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洋;浅论列宁的旧知识分子政策[D];吉林大学;2004年

2 邵亚楼;冷战后中国参与地区安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丹丹;里根政府对苏政策演变的观念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炜;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年锦;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超;浅论列宁时期苏俄政治体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向楠;科技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耀彬;乌俄关系:回顾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振军;试论苏联共产党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历史教训[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卢培栋;1917—1921年苏俄政治体制的形成与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献华;;“二战”后土著民族在加拿大环境政策中的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新明;;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贺圣达;李晨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缅甸民族问题研究述评[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徐世澄;;玻利维亚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戎;关于苏联的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树华;苏联解体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金雁;思想的误区,还是人格的悲剧?[N];经济观察报;2010年

4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金雁;俄国历史上的“第三种知识分子”及其社会实践(下)[N];经济观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海鹰;俄国古典欧亚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光明;论二战后印尼华人政治地位的变迁[D];暨南大学;2005年

2 田霞;苏联时期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世霞;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族问题解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姜富霞;从科索沃战争看铁托时期民族政策的失误[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海坤;20世纪初莫斯科的大企业主[D];吉林大学;2006年

6 梅春才;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商界精英[D];吉林大学;2004年

7 侯建颖;论苏联联邦制的变形及苏联的解体[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冯丹;美加移民政策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丁浩;试论1937-1946年间的穆斯林联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海英;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政教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18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