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明治时代国粹派与国粹思潮

发布时间:2018-11-17 16:23
【摘要】: 19世纪末,由于西化大潮的进逼,日本思想界上出现了国粹派,继而形成了国粹思潮。代表人物有志贺重昂、三宅雪岭、陆羯南、冈仓天心等人,他们以“保存国粹”为宗旨,主张推崇日本精神,以期增强国民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他们推崇儒家文化,希望用儒家思想统合日益崩溃的社会道德;他们不是冥顽不化的保守主义分子,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应调和互补,相对于当时盛行的欧化主义风潮,他们更加看重的是“以日本国粹之胃,咀嚼西方文化,以消化之,与日本文化相同。”由此可见,国粹主义产生之初不可否认地具有发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进步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粹主义不可避免地演变成明治中期国家主义的一个流派,对内宣扬日本民族优秀论,对外鼓吹侵略论,成为日本右翼分子的精神基盘。时至今日,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霾仍不时干扰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为了防微杜渐,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有必要识别日本国粹主义历史形态特征,探求这一思想的根源。通过识别日本国粹主义的历史形态特征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19 th century, due to the advance of westernization, the quintessence of Japanese thought appeared and then formed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quintessence.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re Shiga Chongang, Miyaku Snow Ridge, Lukara South, Okakura Tianxin and others. They regard "preserving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nation" as their purpose, advocating the Japanese spiri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and national pride; They admire Confucian culture and hope to integrate the broken social morality with Confucianism. They are not obstinate conservatives. They believe that the cultur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ve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should be reconciled and complementary. What they value more than the prevailing trend of Europeanism at that time is to "chew on the Western culture with the quintessence of Japanese culture." In order to digest it, it is the same as Japanese culture. "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emergence of quintessence undeniably has the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ulture. Howev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Jap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trength, populism inevitably evolved into a school of nationalism in the middle of the Meiji period, which preached the theory of Japanese national excellence internally and the theory of aggression abroad. To become the spiritual base of the Japanese right-wing. To this day, the haze of Japanese militarism still interferes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from time to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of Japanese quintessence and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is thought in order to guard against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dudun and to guard against the repetition of historical traged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to identify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of Japanese quintessenc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3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伟;;试论陆羯南的国际观[J];史学集刊;2011年05期

2 张丽娟;高致华;;中国天妃信仰和日本弟橘媛信仰的关联与连结[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3 王发臣;;近代日本国家主义的特征[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鲁虹;孙振华;陈湘波;;追求当下与传统的深层结合——关于“开放的水墨”展[J];艺术.生活;2007年05期

5 张杰;;浅议日本明治时期的欧化主义风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7期

6 王飚;;从诗界革命到革命诗潮——再论南社诗歌的文学史地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慧峰;俞祖华;;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万丽艳;;中医传承的管窥之见[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徐莹;;试析东方现代化语境中的现代新儒学[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大海;日本的国粹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作茧自缚陷孤立,日美两国惊人相似[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卢钟锋;回顾国学 反思国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 黄晓慧;正确理解“科学”概念是有效辩论的前提[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朱红军;“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应该停止”[N];南方周末;2006年

6 本报记者 王光明;“开放的水墨”需要重新洗牌[N];深圳商报;2007年

7 杜永道;周有光[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郭力 实习生 黄美龙;麻生到底有多“右”[N];南方周末;2008年

9 南帆;传统与本土经验[N];文艺报;2006年

10 ;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比较[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俊英;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3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孙敏;柳田国男日本人论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萍;论明治时代国粹派与国粹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雪粉;鹿鸣馆时代的欧化风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泓泉;用国粹激动种性[D];苏州大学;2005年

4 高晓钢;走向发信期的日本茶道[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烈;从《上海》看横光利一的“东洋主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郝杰;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金玲;异乡的彷徨[D];吉林大学;2011年

8 马丽君;论三岛由纪夫的男色性爱论与虚无死亡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吝绒花;晚清国粹派文化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雷芳;论《饲育》中大江健三郎对人性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8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38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