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华夷变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8 14:18
【摘要】: 江户时代实行“锁国”政策,但从未懈怠对海外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政治、军事及社会动态的关注,注意搜集各种情报。每当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商船驶达长崎港,便有唐通事登船询问并记录商船主及其它人员的“风说”,并将其译写成日文上报江户幕府。这类文书被称为“唐船风说书”,后经当时参与风说书解析的幕府儒官林春胜、林信笃父子编集成册,遂成《华夷变态》及《崎港商说》。作为以中日贸易为背景形成的口述史料——唐船风说书在清初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对《华夷变态》所存录1644-1728年间2300多件“风说书”,进行文献学的梳理,并初步尝试运用其史料对清初历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序论”部分主要对学术史进行评述,并指出《华夷变态》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正文分四章: 第2章对《华夷变态》和《崎港商说》的编纂者林春胜和林信笃进行考述,着重探讨他们参与幕府海外情报解析的工作情况,并进一步阐述林氏父子辑录风说书的过程。在浦廉一对《华夷变态》所作的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风说书的传世辑本及其存佚作了探讨。 第3章考察了风说书采录者“唐通事”的制度化过程,并从风说书与“唐船”的关系入手,认为“唐船风说书”的缘起在于明清鼎革之际剧烈变动的时局带给日本幕府的冲击,明确了风说书作为国际时事报道的属性,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贸易文献。通过对风说书内容结构演变及制作方式的分析,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风说书与唐船的数量、出发港、唐船的成分及船客的身份等进行考察。 第4章围绕欧洲商船在中国沿海的活动、风说书中的郑成功一族、三藩之乱及其对外关系等问题,考察了《华夷变态》所反映的时代。通过对英国商船活动情况的考察,对早期中英贸易关系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通过《华夷变态》存录的“阿兰陀风说书”,考察了荷兰与东南割据势力及清朝政府的关系。 第5章风说书虽然不是贸易史的文献,但毕竟是在中日贸易活动中产生的。本章通过对其内容的考察,从清日贸易的角度,对《华夷变态》中所反映的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不同时期商船的活动情况作了初步的梳理。 “结论”部分主要对进行简单归纳概括,明确本文取得的成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313;K249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瞿亮;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柳;“唐船风说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沈德玮;“国意”与“汉意”[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艳飞;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对海外消息的搜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2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