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女性犯罪的原因和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近代早期英国的女性犯罪,对女性犯罪的原因、主要类型、治理措施开展系统的研究。女性犯罪在近代早期的英国一度十分严重,是这一时期秩序危机和性别危机的重要表现。然而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对女性犯罪类型的研究过于狭隘,尚未进行类别化分析。本文力图关照不同类型的女性犯罪,多角度分析女性犯罪的原因,梳理英国政府和社会各自的治理措施,最后评价治理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近代早期英国女性犯罪的原因。在婚姻与家庭方面,许多妇女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一方面,择偶观念依据社会等级而两级分化,中等阶级以上的妇女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下层妇女虽拥有较大的择偶权,但常常忽略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宽进严出”的婚姻制度导致一些妇女轻易缔结婚约,而后被抛弃,但她们又无法解除婚姻。更重要的是,家暴在英国社会很普遍。在经济与工作方面,妇女的经济地位比较脆弱,妇女易陷入贫困。首先,妇女积累财产的能力有限;其次,妇女的工作收入偏低且不稳定。在文化与教育方面,妇女承受着消极女性观的责难,但她们学习知识和技能又面临诸多限制。第二章介绍近代早期英国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比较妇女在不同犯罪中的特点。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暴力犯罪、财产犯罪、言语犯罪和性犯罪。在暴力犯罪中,妇女殴打和杀人的对象主要是家人和邻居;妇女的殴打手段并不凶狠但足以羞辱男子;妇女的杀人手段隐蔽性较强,通常被视为谋杀。在财产犯罪中,妇女主要盗窃易于携带但价值不菲的物品,同时广泛协助男子参与赃物的收购。在言语犯罪中,妇女常常以指责性道德的方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严重影响了教区安宁。在性犯罪中,女仆和妓女主要是迫于生计,已婚妇女主要是婚姻不和谐。第三章论述近代早期英国女性犯罪的治理措施。预防犯罪的措施包括:改革婚姻制度、控制道德犯罪和救济贫困妇女。婚姻制度改革体现在:1604年教会法规范了结婚制度,契约婚和秘密婚得到遏制;17世纪70年代,议会立法离婚的出现开辟了解除婚姻的渠道。教区民众和治安法官为维护教区安宁,挑起道德监督的职责,干预和调解家暴、通奸等道德犯罪,大部分涉事人员并未受到司法审判。救济贫困妇女的主体有政府、慈善机构和个人。政府依据1601年济贫法向贫困妇女提供劳动和发放救济金;慈善机构和个人主要在经济、医疗和教育上提供救济。惩罚犯罪方面,政府对妇女的惩罚体现出震慑性、惩罚性和羞辱性。第四章评价近代早期英国女性犯罪治理的影响。就国家而言,社会秩序显著改善。首先,17世纪中叶后社会整体的犯罪数量逐渐下降;其次,民众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犯罪的态度转向同情,司法趋向公正。就妇女而言,17世纪后期妇女权益引起了原女性主义者的广泛关注,女性意识在英国悄然觉醒。结语部分归纳出近代早期英国女性犯罪治理的特点和局限性。治理的特点包括:源头治理、多中心治理、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治理的局限性体现在部分措施并未面向全体妇女,故所达到的效果有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亚英;;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中的女性财产犯罪[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2 王素平;;从玛丽·阿斯特尔的女权思想看英国近代女性主义的觉醒[J];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03期
3 刘晌;;试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女性观[J];黑龙江史志;2015年03期
4 吕晓燕;黄广凌;;近代早期英国中下层妇女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其作用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丁建定;;论17世纪英国的济贫法制度[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4期
6 吕晓燕;;社会性别视角下近代早期英国妇女的家庭地位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3期
7 赵涵;;论近代早期伦敦的专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以扒窃犯罪为例[J];学习月刊;2010年12期
8 金彩云;;近代早期英国家庭择偶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9期
9 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劳工工资问题与国家管制[J];世界历史;2007年06期
10 徐善伟;;15至18世纪初欧洲女性被迫害的现实及其理论根源[J];世界历史;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微薇;英国旧济贫法中私生子救济问题探析[D];南京大学;2015年
2 张璞;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犯罪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郭振滑;试述近代早期英国济贫的运行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容;玛丽·阿斯特尔的女权主义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_";16、17世纪英国妇女地位细分[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瑜;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婚姻家庭状况[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鞠长猛;都铎英国叛逆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卢挚飞;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犯罪和政府对策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良伦;近代早期英国贫民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秋香;近代早期英国乡村邻里关系浅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
本文编号:
2427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2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