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马歇尔调处
发布时间:2019-02-21 20:19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世界两极格局形成,欧洲一分为二分别被美国和苏联控制。美苏两国作为当时世界的两极,重新绘制了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建立了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工具。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号强国。美国不愿意看到东欧国家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希望能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同时美国又担心苏联势力在其他地区扩张。美苏争霸是这一时期国际主旋律。 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变化,由战时的维持抗日统一战线政策转变为扶蒋反共政策,但由于中国形势的变化,迫使美国选择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在中国扩大控制的地区以巩固其政权;一方面鼓励双方进行协商,尽力避免发生大规模内战。美国既不愿过多地介入中国,不希望蒋介石发动内战,不愿意看到美国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和物质援助变成蒋介石内战的资本,又必须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那就必须通过军事、物质上援助国民政府,以控制中国局势,而且只承认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美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一方面通过军事援助增强国民政府军队实力,使其有效控制中国;另一方面和平解决中共军队问题,把中共军队整合到政府军中,避免发生大规模内战,他们希望蒋介石让出一部分权力换取共产党交枪入阁,达到使共产党不战而降的目的。美国总统派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冲突。 马歇尔调处的最开始阶段,也就是1945年12月到1946年3月,其调处国共两党的态度是比较公正的,蒋介石也采取了比较配合的态度,使双方达成了包括停战协定在内的几个和平解决中国问题的协议,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中国国内出现和平曙光。在调处的第二阶段,也就是1946年3月到7月,蒋介石越来越倾向于武力解决中共,对马歇尔调处的不满越来越多,其军事进攻也越来越多,这一阶段马歇尔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马歇尔实行一边促和一边助战的双重政策,一方面他需要控制局面,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尽可能使双方不发生大规模冲突,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执行美国的对华政策,那就是支持蒋介石,向蒋介石妥协,把大量国民党军队运到内战前线,而且援蒋大批军火和物资。一边美国希望通过军事以及物资上的援助帮助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政治上以及经济领域等各方面完全压制共产党,迫使共产党和谈,用和平方法解决中国问题。但蒋介石坚持要打内战,对停战毫无诚意,对发动内战有恃无恐,就停战提出种种蛮横无理的要求。这一阶段蒋介石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决心已定,对马歇尔调处越来越不满。虽然马歇尔仍然积极调处,也试图通过停止军事援助武器禁运等手段来迫使蒋介石做出让步,和平解决中国问题,但为了美国利益马歇尔没有也不会阻止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援助。且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军队军事上的援助大大增强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增强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信心,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马歇尔也只能偏袒于蒋介石,向蒋介石做出了更多的让步。这一阶段马歇尔仍在积极调处,但收效甚微,而且和蒋介石的矛盾逐渐加深。调处第三阶段,也就是1946年7月到1947年1月,国共双方已经发生了大规模内战,国内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中国进入一边打一边谈,以打为主的阶段,国共双方对马歇尔调处都不再抱有希望,而把希望都放在武装斗争上。马歇尔对国民政府非常担忧,因为大规模军事行动可能给共产党扩大军事实力的机会,还有可能让苏联介入中国内战,那将对美国在东亚的势力构成威胁。马歇尔请求美国政府派遣司徒雷登来协助自己调处,可以看出来马歇尔为了国共双方达成协议仍在努力,但蒋介石已经获得了美国的援助,己做好内战准备,此时马歇尔调处已妨碍其行动,蒋介石知道美国除了支持自己以外没有别的选择。马歇尔和蒋介石矛盾逐渐公开化,马歇尔调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马歇尔虽然还在做最后的努力,却是心余力绌,难乎为继,内战己不可避免,马歇尔调处只能以失败告终。 马歇尔调处国共内战时奉行的政策,是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缩影,正是这种政策使马歇尔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马歇尔调处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前后矛盾,蒋介石与马歇尔之间的不断分歧、美国特别是马歇尔对华认识的偏差、马歇尔个人态度的弱化等,都是造成马歇尔调停失败、中国内战最终爆发的原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153
本文编号:242786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1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敏先;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01期
2 张植荣;;从赫尔利到马歇尔——浅析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失败的原因[J];国际政治研究;1989年02期
3 孙光辉;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国共关系的制约和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4 何迪,曹建林,翟卫华;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1981年04期
5 何理;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J];近代史研究;1983年03期
6 何志功;试评1945—1949年的美国对华政策[J];近代史研究;1985年01期
7 章百家;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1993年05期
8 陶文钊;影响战时中国外交的若干因素[J];近代史研究;1995年04期
9 章百家;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命[J];近代史研究;1997年04期
10 牛军;抗战时期中共对外政策的演变[J];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01期
,本文编号:2427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27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