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视域中的古罗马妇女
发布时间:2019-05-06 10:46
【摘要】: 本文透过战争视域对古罗马妇女在宗教、家庭、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地考察,同时结合理安·艾斯勒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把古罗马妇女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试图用这种价值观来描述古罗马妇女在历史中的形象,重新评价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一、战争文化对古罗马的妇女观有深刻的影响。对战争文化的认同和参与,是古罗马妇女走向较古代世界其他地区妇女相对自由解放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罗马的千年历史几乎是一部战争史,这是一个男性统治的社会,妇女在奴隶制社会的束缚和家长制的控制下,作为家庭奴婢的总管和生育的工具,地位较为低下。但是,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战争,罗马的妇女观也深受战争理念的熏陶,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首先,女神崇拜在古罗马宗教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女神文化反映了女性在罗马社会中受到一定的尊重。但这些女神无一例外地以男神的配角身份出现,而且都代表着丰产与富饶,这象征着罗马社会对妇女的角色期待——多生育孩子。同时随着罗马扩张战争的不断拓展,战争文化对罗马妇女观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反映在罗马宗教生活中就是许多妇女参与的宗教活动和仪式都是出于战争和生育的目的,而且许多女神都被赋予战神的色彩。 其次,古罗马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战争为其带来了财富和荣耀,在战争把男性推上时代巅峰的同时,也使广大男性终日忙于军旅或战死疆场。男性的缺失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条件。古罗马妇女把罗马战时妇女观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动,在作为战士的生产者和战时社会经济的支撑力量的同时,也把对战争的参与作为自身取得自由和解放的有效途径。古罗马妇女较古代世界其他地区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一些,正是这一努力的结果。古罗马妇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和斗争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尽管还远远没有达到改变男性统治的格局,但她们对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促使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在古代世界是难能可贵的。 二、战争文化熏陶下的古罗马民族在两性关系中却涌现出许多和谐因素。 尽管罗马帝国是男人们高举着剑开拓成就的,这是一个“剑文化”盛行的时代,但“圣杯文化”并没有被男性手中的剑所彻底摧毁,反而在罗马社会中闪烁出圣洁的光芒。不论是宗教视域中男女众神平分秋色,还是社会生活中妇女独当一面,都充分说明这一点。罗马妇女作为一种温柔的力量,为罗马社会注入了许多和谐的因素。 此外,罗马妇女地位较同时代的其他地区的妇女地位较高这一事实,固然是社会、宗教等各个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同时也是“圣杯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折射,相对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其内在因素。古罗马两性关系中展示出的和谐因素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追求平等基础上的和谐是两性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谐的两性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现状及论文所援引的理安·艾斯勒的两性关系理论。 第一部分:概述古罗马的扩张战争史与妇女观的产生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论述战争对古罗马女神崇拜及妇女宗教活动的影响。旨在说明罗马的女神文化和妇女的宗教活动都是其生殖角色在神圣化仪式中的延伸,也是战争对妇女生育能力的要求。 第三部分:考察战争视域中古罗马妇女的社会角色与地位。说明战争给古罗马妇女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罗马妇女对战时妇女观的认同与内化是其走向解放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四部分:阐述战争文化对古罗马妇女家庭生活的影响。家庭是古罗马妇女的主要活动空间,古罗马妇女地位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婚姻形式的变化和为妻为母地位的提高,这也使罗马家庭生活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幸福和和谐。 第五部分:展开论述了古罗马两性关系中的和谐因素。 结束语:古罗马妇女对战争文化的认同使她们融为罗马社会中一股和谐的因素,在与男性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进而促使了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两性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126
本文编号:247011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12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齐玉凤;罗马共和国末期妇女地位的提高及原因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701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