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纪英国社会精神病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4 06:42
【摘要】:17-19世纪的英国,人们对精神病的认知经历了从17世纪前的宗教神学观到17、18世纪的世俗精神病观,再到受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宗教和世俗观念双重影响的精神病观这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影响了人们对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的态度和治疗方式。纵观英国精神病观的发展历程,英国社会的精神病观中一直都存在着一种“异相”与“罪”观念,这种观念将精神病人异化为人类社会非正常的存在,这种解释上的异化又造成了英国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排斥。17世纪之前,精神失常对英国人来说属于超自然范畴,人们对精神病的认知与治疗都来源于宗教。6世纪之前,受原始宗教的影响,精神病被认为是妖魔附体的结果,当时的治疗方法是用有魔力的护身符和符咒来驱魔。6-16世纪,基督教在英国(1)占据统治地位,此时的精神病病因仍是妖魔附体,只是此时的“妖魔”不再是原始宗教中的鬼神而是基督教中的撒旦。宗教是治疗精神病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主要采取精神疗法或信仰疗法,民间落后地区仍采取附有符咒的药物治疗方法。16-17世纪,精神病的病因从撒旦附体造成的灵魂堕落,演变为撒旦的阴谋——受撒旦引诱造成的精神、道德堕落。这一时期的病因解释上虽加入了世俗观念,但社会上的疯人接受的治疗仍是宗教治疗,医生也大多是牧师。可以说,17世纪以前,英国的精神病观都是一种宗教神学观。在传统的精神病观中,疯人的身份具有神秘主义色彩,成为超自然“异相”。精神病被认为是人遭受邪恶入侵所导致的,但不管是亵渎神灵、违反宗教信条,还是精神、道德堕落,都是因为犯了宗教“罪”。传统精神病观中的“异相”与“罪”观念,都来源于宗教,二者同根同源。17-18世纪,人们从社会角度来认识精神病,认为疯人贫困、没有工作能力,人们的精神病观进入世俗层面。这一时期的疯人,先是被当成游手好闲的懒人,后来被视为“兽性疯人”,在对疯癫的病因解释上,正统医学占据了主流地位,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生理障碍的物理疗法。无论是劳动社会之外的“异相”——懒人,还是人类社会之外的“异相”——兽性疯人,疯人都成为威胁人类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邪恶存在,疯人因此负有一种“罪恶”。人们因对正常社会秩序的追求而囚禁疯人,将疯人摒除在正常社会活动之外,这更巩固了疯癫的“异相”观念。可以说,这一时期疯癫的“异相”与“罪”观念相辅相成。18世纪中后期,人们对疯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将疯人当成“野兽”,而是当成病人看待。由于17、18世纪正统医学在治疗精神病上的无能为力和基督教文化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们对精神病病因的认知呈现宗教和医学解释相共存的局面。此时对病人的治疗既采取医疗措施,又相信病人只有得到上帝的仁慈才能痊愈。这一时期,疯人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但其身份是病人,仍是正常人中的“异类”。精神病因其特殊的疾病烙印而成为一种耻辱,一种难以启齿的“罪”恶。本文拟对17-19世纪英国社会精神病观进行考察,探究人们对精神病认知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同的精神病观下,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态度与治疗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讨论不同社会认知下精神病人的处境与身份角色定位,并就相关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56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秀荣;;19世纪英国私立疯人院繁荣原因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蒋天平;;西方文学中的疯癫现象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张胜洪;;理解疯癫:后精神病学的视角[J];医学与哲学;2012年02期
4 韩翔;孙,
本文编号:2509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097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