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特点及其与自尊和歧视知觉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特点及其与自尊和歧视知觉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移民儿童 情绪弹性 自尊 歧视知觉
【摘要】: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处境不利儿童的成长更加需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弹性反映了儿童的积极情绪能力即儿童面对负性情绪刺激时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也反映了情绪恢复能力即儿童从消极情绪体验中迅速恢复的能力。我们通过问卷法对新乡和开封地区六所中小学共计950名被试进行调查,通过情绪弹性问卷、歧视知觉问卷和自尊问卷,结合相应统计分析软件对移民与留守儿童的情绪弹性特点以及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绪弹性在自尊和歧视知觉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如下:第一,移民与留守儿童情绪弹性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的;不同年级被试情绪弹性水平存在年级显著差异。第二,父母外出打工的子女的情绪弹性水平明显低于父母没有外出打工的子女的情绪弹性水平,且差异达到极其显著;不同被试情绪弹性水平在照顾人文化水平上存在差异。第三,留守与移民儿童的情绪弹性水平相对低于其他几组被试,留守组儿童的情绪弹性水平处于相对最低水平。不同组别被试情绪弹性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四,处境不利儿童的情绪弹性与歧视知觉存在显著负相关;情绪弹性与自尊存在正相关;儿童的自尊能预测歧视知觉,自尊与歧视知觉显著负相关,但是与情绪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第五,情绪弹性在自尊和歧视知觉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之间的比例为23.5%。即自尊对歧视知觉的效应中有76.5%是直接效应,另外23.5%是通过中介变量情绪弹性的间接效应起作用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 移民儿童 情绪弹性 自尊 歧视知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26
- 1 处境不利儿童的相关研究12-14
- 1.1 处境不利的概念及界定12-13
- 1.2 处境不利儿童的相关研究13-14
- 2 留守儿童与移民儿童及其相关研究14-19
- 2.1 留守儿童的概念及界定14-15
- 2.2 移民儿童的概念及界定15-16
- 2.3 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16-18
- 2.4 移民儿童的相关研究18-19
- 3 情绪弹性的相关研究19-21
- 3.1 情绪弹性的概念19-20
- 3.2 情绪弹性的构成要素20
- 3.3 情绪弹性的测量20
- 3.4 情绪弹性的影响因素20-21
- 4 歧视知觉的相关研究21-23
- 4.1 歧视知觉概念的界定21
- 4.2 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21-22
- 4.3 歧视知觉的测量22-23
- 5 自尊的相关研究23-26
- 5.1 自尊的概念23
- 5.2 自尊的影响因素23-24
- 5.3 自尊的研究方法24-26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6-30
- 1 问题提出26-27
- 2 研究目的27
- 3 研究意义27-28
- 3.1 理论意义27
- 3.2 实践意义27-28
- 4 研究假设28
- 5 研究流程图28-29
- 6 核心概念29-30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30-46
- 研究一 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的特点30-38
- 1 研究目的30
- 2 研究假设30
- 3 研究方法30-31
- 3.1 被试选取30-31
- 3.2 研究工具31
- 3.3 施测程序31
- 3.4 数据统计31
- 4 结果与分析31-38
- 4.1 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的特点31-33
- 4.2 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的差异分析33-38
- 研究二 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与歧视知觉、自尊的关系38-42
- 1 研究目的38
- 2 研究假设38
- 3 研究方法38-39
- 3.1 被试选取38
- 3.2 研究工具38-39
- 3.3 施测程序39
- 3.4 数据处理39
- 4 结果与分析39-42
- 4.1 处境不利儿童情绪弹性与歧视知觉、自尊问卷的信度分析39
- 4.2 处境不利儿童童情绪弹性与歧视知觉、自尊的关系39-42
- 研究三 情绪弹性对歧视知觉、自尊的中介作用42-46
- 1 研究目的42
- 2 研究假设42
- 3 研究方法42-43
- 3.1 被试选取42
- 3.2 研究工具42-43
- 3.3 施测程序43
- 3.4 数据处理43
- 4 结果与分析43-46
- 4.1 情绪弹性对歧视知觉和自尊的回归分析43-44
- 4.2 情绪弹性在自尊对歧视知觉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检验44-46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46-52
- 1 移民与留守儿童情绪弹性的总体特点分析46-48
- 2 移民与留守儿童情绪弹性的差异分析48-50
- 3 情绪弹性与自尊及歧视知觉的相关分析50-52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52-54
- 1 研究结论52
-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2-54
- 2.1 研究的不足52-53
- 2.2 研究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60
- 附录60-62
- 致谢62-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仲逊;关注儿童情绪的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08期
2 刘晓芸;;“第三届国际儿童情绪发展能力论坛”在春晖堂举行[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胡艺馨;;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的进展[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仲宁宁;;家庭情绪实践对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23期
5 寇_g;霞玲;徐华女;马会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6 熊文琴;;浅谈儿童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J];今日科苑;2008年22期
7 熊文琴;;论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心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7期
8 赵迎春;张劲松;;儿童情绪认知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2期
9 佟月华;;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6期
10 田海明;杨元魁;李佼;;儿童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琴美;卓美红;王钰燕;;2-9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3岁儿童情绪行为与父母抚养因素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顾秀萍;;国外关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航;;3-6岁儿童情绪伪装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陈琳;桑标;;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丽斐;简华Y,
本文编号:1005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0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