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认知诊断模型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评估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0 12:36

  本文关键词:认知诊断模型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评估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成瘾 认知诊断模型 诊断评估


【摘要】:本研究以认知诊断理论为指导,编制出具有诊断性能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并应用此量表施测了两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将施测数据运用G-DINA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评估量表总体上质量较好,绝大多数题目都有较高的区分度。(2)以Young网络成瘾量表为效标,发现G-DINA模型的诊断评估结果较理想,效度较高。(3)633名被试共有98种症状模式,主要的症状模式有3种,共284人,占全部被试的44.9%。所有被试在“症状4”和“症状7”上平均出现的概率高,由此反映出,网络对青少年有较大的吸引力,他们很大程度上难以把控上网的时间,并习惯于将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网络成瘾者在每个症状平均出现的概率都远远高于无网络成瘾者,并且在“症状2”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就是说当网络成瘾者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但这些现象在无网络成瘾者上基本不会出现。(4)有超过一半的网络成瘾被试属于“11111111”这种症状模式,也就是说诊断标准里的8种症状在他们身上都存在。尽管一部分学生没有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者,但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网络成瘾的症状。(5)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应用认知诊断技术得到的结果更加丰富,它能给出被试详细的症状剖面信息,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成瘾 认知诊断模型 诊断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1 文献综述10-16
  • 1.1 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评估10-12
  • 1.1.1 网络成瘾的界定10
  • 1.1.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10-11
  • 1.1.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11-12
  • 1.1.4 网络成瘾的评估12
  • 1.2 认知诊断模型与模型的选择12-16
  • 1.2.1 广义的认知诊断模型:G-DINA模型13-14
  • 1.2.2 认知诊断模型选择方法:Wald统计量14-16
  • 2 研究问题及研究总体设计16-19
  • 2.1 问题的提出16-17
  • 2.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17
  • 2.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设计17-19
  • 3 认知诊断模型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评估中的应用19-38
  • 3.1 研究目的19
  • 3.2 研究一:基于认知诊断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评估量表的编制19-29
  • 3.2.1 量表编制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基础19-20
  • 3.2.2 网络成瘾临床症状标准与网络成瘾的界定20-21
  • 3.2.3 项目的搜集与编制21-22
  • 3.2.4 Q矩阵的确定22-23
  • 3.2.5 施测23-24
  • 3.2.6 项目分析24-29
  • 3.3 研究二:G-DINA模型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中的评估诊断分析29-38
  • 3.3.1 数据来源29
  • 3.3.2 研究工具29
  • 3.3.3 研究过程29-30
  • 3.3.4 研究结果30-36
  • 3.3.5 小结与讨论36-38
  • 4 结论38-40
  • 4.1 研究结论38
  • 4.2 讨论与展望38-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文亮;章之韵;林小燕;方晓义;;国内外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永聪;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案[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06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06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