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情绪 道德基础 情感分析 大数据 温州动车事故
【摘要】:本研究采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对爬取的"动车事故"发生后40天内的94,562条相关微博进行情感分析,以探讨网民对"人祸"的道德情绪特点,同时对不同群体情绪表达差异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网民对于动车事故主要表达的道德情绪有:愤怒、鄙视、厌恶、同情和爱。(2)包含不同道德基础的事件与不同的道德情绪相关联;(3)对于愤怒、厌恶和鄙视,男性普遍有更高的表达倾向和表达强度,而女性更倾向于表达爱和同情且强度更高;(4)对于爱和同情,团体VIP用户组表达的可能性和强度都高于其他用户;个体VIP用户比非VIP用户更可能表达愤怒、鄙视和厌恶,而团体VIP用户表达这类情绪的强度最小。研究表明,虚拟网络中人们道德情绪特点依然符合道德基础理论;不同群体在表达道德情绪时的差异性是对道德基础理论相关研究的补充。总言之,数据挖掘技术和情感分析方法是进行情绪研究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Deparment
【关键词】: 道德情绪 道德基础 情感分析 大数据 温州动车事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024005)资助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3 Depar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OH 43210 U.S.A)1问题提出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在线社交媒体凭借其开放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微博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在线社交媒体之一,自2009年成立以来,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洁;李丹;;集体道德情绪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1年02期
2 任俊;高肖肖;;道德情绪:道德行为的中介调节[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3 周详;杨治良;郝雁丽;;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4 许有云;岑国桢;;道德情绪判断、错误信念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损人情境中幼儿反应的一项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5 谭文娇;王志艳;孟维杰;;道德情绪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心理研究;2012年06期
6 陈少华;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儿童道德研究的新动向[J];心理学动态;1999年02期
7 李靖;;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4期
8 郑信军;温小欧;吴琼琼;;中学生的道德情绪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9 李占星;曹贤才;庞维国;牛玉柏;;6~10岁儿童对损人情境下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3期
10 潘发达,卢家楣;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茜;李淑清;莫书亮;;愿望和意图理解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冯晓杭;张丽波;;3-6岁儿童道德情绪与行为特征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刘世宏;李丹;;青少年家庭道德情绪、移情发展与社会行为适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周详;潘慧;;道德教育中真实情绪的健康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正云;;过失情节的轻重对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何晓丽;韩香香;张艳;王娜娜;齐冀;;同情、感召对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宗利娟;袁潘;李丹;;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红燕;道德情绪启动对正负情境人际冷漠的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肖肖;东方人的道德情绪与掩饰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司晓霞;中学生道德情绪的特点及其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李斯斯;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社会认同感、道德倾向性与道德情绪[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泳红;儿童在向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D];河北大学;2001年
7 韩香香;感召、同情对内隐利他行为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3年
8 王天骄;大学生志愿动机、道德情绪与志愿行为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041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4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