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Q矩阵标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7-10-18 03:15

  本文关键词: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Q矩阵标定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Q矩阵 探索性方法 验证性方法 模型整体拟合指标 分类准确性指标


【摘要】:标定Q矩阵是认知诊断评估中最基本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今Q矩阵标定的统计方法,多数为验证性方法,即验证或修正已有Q矩阵中元素的方法.在常见的Q矩阵未知和已有作答数据情形下,提出将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和验证性方法相结合的Q矩阵标定方法,并采用模型整体拟合指标、分类准确性指标等,综合确定属性数和Q矩阵.模拟研究表明:新方法可较好标定Q矩阵.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Q矩阵 探索性方法 验证性方法 模型整体拟合指标 分类准确性指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237,31300876,31160203,31100756,308600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3YJC880060) 江西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一般课题(13YB032)资助项目
【分类号】:B842.1
【正文快照】: 0引言教育认知诊断评估(CDA)旨在测量学生特定的知识和加工技能(简称为属性),为学生提供认知强项和认知弱项[1],即报告学生掌握了哪些属性,未掌握哪些属性[2].要报告学生测验分数背后所隐含的属性,这就需要确定测验项目所考察的属性.这相当于进行试验之前要准备仪器设备,并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树良;杨淑群;汪文义;;可达矩阵在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中的重要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俞宗火;戴海崎;唐小娟;;全息项目因素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小川;我国甲A足球联赛中主场优势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杨淑群;丁树良;;有效对象的判定理论与方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尚志勇;丁树良;;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探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吴智辉;甘登文;丁树良;;可达阵在认知诊断选题策略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许志勇;丁树良;杨庆红;;S-P表法的改进和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余丹;潘奕娆;丁树良;杨庆红;;计算机化自适应诊断测验新的选题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颜远海;丁树良;汪文义;;影响AHM与DINA诊断准确率的因素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俞宗火;戴海崎;唐小娟;;全息项目因素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9 陈平;李珍;辛涛;;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题库使用均匀性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10 潘孝富;中学组织健康量表(OHI)的修订[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艳;群体水平的英语阅读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及认知诊断[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yN;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兴凯;政府组织间信息共享信任机制与测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顶位;中小学生几何类比推理能力诊断评价中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毛萌萌;引进粒计算与形式概念分析技术的认知诊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7 韩斌;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融合理论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8 孟慧;企业管理者大五人格特质、特质目标定向和变革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蒋莉;中华成人智力量表全国常模的制定及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沐守宽;美德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奕娆;改进的最大优先指标及在计算机化自适应诊断测验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智辉;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选题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颜远海;影响AHM与DINA诊断准确率的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聪;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汪继红;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鲁蓉;大学生隐含知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婕;丁树良;陈平;;多级评分CAT的认知诊断方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祝玉芳;丁树良;;规则空间模型理论基础的改进[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丁树良;杨淑群;汪文义;;可达矩阵在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中的重要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杨淑群;丁树良;;有效对象的判定理论与方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丁树良;王文义;罗芬;;认知诊断中Q矩阵和Q矩阵理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杨淑群;蔡声镇;丁树良;林海菁;丁秋林;;求解简化Q矩阵的扩张算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杨淑群;蔡声镇;丁树良;丁秋林;;基于FCA具有认知诊断功能CAT的设计与实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冬波;项目自动生成的小学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诊断CAT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文义;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云,孟庆茂;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测验编制中局限性的模拟实验[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2 范津砚,叶斌,章震宇,刘宝霞;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3 孔明;卞冉;张厚粲;;平行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4 沐守宽;顾海根;;探索性因素分析因子抽取方法的比较[J];心理学探新;2011年05期

5 李育辉;黄飞;张建新;;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与因素结构的一致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6 刘云艳,张大均;幼儿好奇心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7 操龙升;;大学生感戴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8 潘孝富;学校组织人际气氛的内在结构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张敏 ,雷开春;大学生应对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2期

10 余锡祥;尤方华;刘求生;;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问卷的编制[J];理论导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明;卞冉;张厚粲;;平行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孔明;卞冉;张厚粲;;平行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敏强;焦璨;;BOOTSTRAP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及其应用——以某国有企业员工心智模式研究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磊;周宗奎;;大学生自我欺骗量表的修订[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倪锐俊;谢威士;;大学生谦虚心的内隐观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孙慧明;沃建中;陈婉茹;;幼儿社会性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敏强;蒋立;苏斌原;;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模型建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必华;顾海根;;运用MACS方法检验二阶因素模型测量等价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厚粲;戴海琦;;心理学统计方法的多元性及其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学君;雇主吸引力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李鹏;应届毕业大学生心理契约问卷的编制及维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刘瑞瑞;员工资质过高感知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宗小力;大学生安抚模型的建构及其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任雪松;3~5岁幼儿合作性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2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52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