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价值观及其两分类结构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保护性价值观及其两分类结构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保护性价值观 两分类结构模型 底线价值观 不可数量价值观
【摘要】:保护性价值观是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反应,研究的整合性往往存在不足,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实证研究方法所无法解决的矛盾,需要将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回归哲学层面,探讨这些观念产生的根源及其关系和联系。保护性价值观的两分类结构模型,包括底线价值观和不可数量价值观,在外显观念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保护性,但其内在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其对保护性价值观研究中出现的绝对性弱化和非伦理道德内容等困境以及保护性价值观的动态性给出了较有力的解释。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价值观 两分类结构模型 底线价值观 不可数量价值观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FB090667)
【分类号】:B84-0
【正文快照】: 一、保护性价值观研究及其困境Baron等人提出,保护性价值观(ProtectedValues)是指在每个人的观念中,都存在这样一类价值,对于这些价值(如国家利益),无论给予多大的补偿,人们还是不愿去牺牲它们。这类价值是受保护的,即保护性价值观的持有者拒绝将受保护的价值与任何价值进行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志平;;现代社会对价值的数量化及其后果[J];人文杂志;2007年01期
2 何贵兵,奚岩;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5年01期
3 何贵兵;管文颖;;保护性价值观的结构和特征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年04期
4 兰久富;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J];哲学动态;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星元;邓田生;屈瑜君;;公允价值:概念重构与计量规则修正[J];财会月刊;2010年31期
2 王国征;;“法的价值”与“法的价值取向”概念研究述评[J];东方论坛;2009年06期
3 赵雷;;当代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1期
4 何跃军;;公平的三维透视:观念、现实与制度[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李然;胡恒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研究现状评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游兆和;;论“人生价值论”的本质及其与一般价值论的区别[J];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7 赵强;辛志勇;;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初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2期
8 朱秋飞;;论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及其结构[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12期
9 宗先波;刘元玲;周世光;;论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刘毅;焦江丽;辛志勇;;浪漫关系中保护性价值观问卷的初步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2 朱晓东;实践价值论与价值哲学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定功;人的生命价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柳珍;三民主义政治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李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琳琳;马克思“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思想的哲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晟光;实践的价值理解与价值的实践理解[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W,
本文编号:1055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5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