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定价”:概念、后果与心理机制
本文关键词:“时间定价”:概念、后果与心理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时间定价 过度工作 幸福体验 时间压力 双刃效应
【摘要】:时间定价(Putting a price on time)是指从金钱的角度衡量和评估时间,给时间赋予经济价值。研究表明:"时间定价"与过度工作、低志愿活动和低幸福体验等三个方面相关。时间定价对个体影响的心理机制可以从认知和情绪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有:(1)时间定价影响幸福体验的"双刃效应";(2)时间定价对组织管理的启示;(3)时间定价的神经生理机制。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时间定价 过度工作 幸福体验 时间压力 双刃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571087,71271101,71171096) 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基金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时间就是金钱”最早由Benjamin Franklin(1748)提出,其核心思想是提醒我们要像珍惜金钱一样珍惜时间,将时间用于有益之事,不要虚度和浪费时间。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谚语。这说明时间和金钱一样重要,甚至比金钱更具有价值。那么,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烨;付秋芳;傅小兰;;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2 罗跃嘉;吴婷婷;古若雷;;情绪与认知的脑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S1期
3 孙彦;李纾;殷晓莉;;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4 石伟;李林;;志愿行为对个人幸福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5 杨东;关欣;陈晨;;金钱对集体—单独活动选择的影响:一项ERP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6 辛自强;窦东徽;陈超;;学经济学降低人际信任?经济类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1期
7 郭丁荣;任俊;张振新;Fred B. Bryant;;品味:主动用心地感受积极体验[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8 徐四华;方卓;饶恒毅;;真实和虚拟金钱奖赏影响风险决策行为[J];心理学报;2013年08期
9 李爱梅;彭元;李斌;凌文辁;;金钱概念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决策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10 李继波;黄希庭;;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为民;;基于认知机制的情感虚拟人交互技术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玉霞;;生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爱莲;;国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与国民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Winnie Yip;;Impacts of Soci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Resi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Rural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年01期
5 谢建军;康武;;提高幼儿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验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干预[J];重庆与世界;2010年13期
6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曹亢;;情绪影响反应抑制的初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任俊;李倩;;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理念[J];班主任;2014年03期
9 辛自强;;经济心理学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张晓林;靳共元;康慧;;基于灰色关联的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所属11个地级市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怀勇;决策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莉;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维;面向情绪设计的产品造型对顾客情绪及行为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郝海波;基数效用论的复兴及其对主流经济学的贡献[D];山东大学;2011年
8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马彪;面向决策支持的组织多源异性知识的智能集成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4期
3 李政辉;;美国律师按时计费考[J];法治研究;2009年10期
4 钟华;郭永玉;;利他人格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6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7 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年01期
8 徐选华;陈晓红;;大型水电站工程设计项目生产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0期
9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鹏;基于互惠、非直接互惠和群体文化选择的利他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童璐琼;金钱与时间概念对消费者享乐品和实用品选择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7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