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组织公民压力和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双路径模型

发布时间:2017-10-26 17:27

  本文关键词:组织公民压力和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双路径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强制性公民行为 真实型领导 组织公民压力 双路径模型


【摘要】:职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强制性公民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还可能会影响组织的长期绩效。要减弱这种行为的消极影响,就必须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它的产生机制。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真实型领导和组织公民压力作为领导层面和组织层面因素会影响员工做出强制性公民行为,心理安全感和角色压力感可能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建立了本研究的模型和假设:真实型领导作为一种资源,可能通过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负向影响员工的角色压力感,从而影响强制性公民行为,这是一条增益路径;组织公民压力作为一种要求,通过负向影响员工心理安全感,正向影响角色压力感,从而影响强制性公民行为,这是一条损耗路径;同时,真实型领导可能缓冲组织公民压力对员工的消极影响,减少强制性公民行为的产生,这是缓冲效应。经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检验了自编组织公民压力问卷的有效性,它由一个维度构成,共包含8个项目,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及信度。同时,小样本的施测检验了相关的真实型领导问卷、心理安全感问卷、角色压力问卷和强制性公民行为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实证研究对221名员工两个阶段的问卷调查发现,真实型领导负向影响强制性公民行为,心理安全感和角色压力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组织公民压力正向影响强制性公民行为,心理安全感和角色压力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并且,真实型领导不能作为一个积极变量,减弱组织公民们压力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强制性公民行为 真实型领导 组织公民压力 双路径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8.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0
  • 1.1 选题背景7
  • 1.2 研究目的7-8
  • 1.3 研究意义8-9
  • 1.4 研究技术路线9-10
  • 第2章 文献回顾10-30
  • 2.1 强制性公民行为文献综述10-16
  • 2.1.1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概念10-11
  • 2.1.2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测量11-12
  • 2.1.3 强制性公民行为研究的理论视角12-14
  • 2.1.4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14-16
  • 2.1.5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结果变量16
  • 2.2 真实型领导相关文献综述16-21
  • 2.2.1 真实型领导的概念16-18
  • 2.2.2 真实型领导的测量18-19
  • 2.2.3 真实型领导的相关研究19-21
  • 2.3 组织公民压力的相关研究21
  • 2.4 心理安全感和角色压力感的相关研究21-24
  • 2.4.1 心理安全感相关研究21-23
  • 2.4.2 角色压力感的相关研究23-24
  • 2.5 以往研究不足及问题提出24-25
  • 2.6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25-28
  • 2.7 研究设计与方法28-30
  • 2.7.1 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和测量工具28-29
  • 2.7.2 研究内容29-30
  • 第3章 实证研究30-57
  • 3.1 预研究问卷编制及问卷预试30-38
  • 3.1.1 研究目的30
  • 3.1.2 研究方法及程序30
  • 3.1.3 组织公民压力问卷的形成及结果分析30-34
  • 3.1.4 相关问卷的小样本预测34-37
  • 3.1.5 讨论与结论37-38
  • 3.2 人口学变量差异研究38-44
  • 3.2.1 研究目的38
  • 3.2.2 研究设计38
  • 3.2.3 研究结果38-43
  • 3.2.4 讨论与结论43-44
  • 3.3 真实型领导与组织公民压力影响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双路径模型检验44-57
  • 3.3.1 研究目的44
  • 3.3.2 研究设计44-45
  • 3.3.3 研究结果45-53
  • 3.3.4 讨论与结论53-57
  • 第4章 研究贡献与不足57-60
  • 4.1 研究贡献57-59
  • 4.1.1 理论贡献57
  • 4.1.2 管理建议57-59
  •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59-60
  • 4.2.1 研究不足59
  • 4.2.2 未来研究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志永;张锦明;何三畏;;做官只是一阵子 做人却是一辈子[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2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政宝;凌文辁;;企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质量结合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侯德娟;赵国祥;;企业员工的社会网络特征与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N];中国环境报;2014年

2 ;《“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解读[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江若尘;企业如何培育目标消费者的公民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丁宏;企业公民价值观为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江南;平安集团:感受企业公民的平衡之美[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牛文元 宁向东 潘刚 Tony Clark 吴伯凡 王凯 黄世友 李锦霞  廖晓义 ;一个名词造就的社会张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记者 汤白露;少数者的荣耀与多数者的缺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本报记者 江南;平衡木上的四个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张守营;企业该如何善待社会[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韦巍;寻找高尚的理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汉松;汽车销售行业中顾客公民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内容结构及其前因与后果变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宋扬;服务环境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施生旭;企业公民行为对公司治理及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静伟;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于丽;强制性公民行为、中国人传统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杨君;基于多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对员工工会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王瑶;服务接触中顾客感知支持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瞿敏;顾客参与行为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刘倩;顾客认同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顾客承诺的中介作用[D];兰州大学;2016年

7 赵志鹏;家长式领导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8 何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顾客心理授权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9 郭利利;企业公民行为与员工公民行为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10 高堂丽;组织公民压力和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双路径模型[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99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99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