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格测验中条目呈现方式与记分方式的效应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28 19:23

  本文关键词:人格测验中条目呈现方式与记分方式的效应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测验 单—双极词 记分方式 心理测量学属性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人格测验中条目呈现方式和记分方式的效应。方法:采用2×2研究设计,运用《大五人格形容词评定词表》对7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无论6点还是7点记分,双极词的因子结构均优于单极词的结果;26点记分双极词的因子结构较优于7点记分,而7点记分双极词的α系数略高于6点记分的结果,在重测信度上两种记分方式的结果比较接近。结论:不同的条目呈现方式和记分方式对人格测验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存在影响,测验编制者在建构或开发测验工具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测验条目与记分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省普通高校基础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人格测验 单—双极词 记分方式 心理测量学属性
【分类号】:B848
【正文快照】: 有关人格测验中条目呈现方式的争议主要表现在究竟哪种形式的条目更为简便,更容易让被试理解,同时又能够获得较好的测量结果。以大五人格测验为例,当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三种形式的自陈式大五人格测验:即句子式、形容词式和短语式[1,2]。其中,句子式的条目呈现方式有正向表述和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胡军生;陈侠;;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黄希庭,张蜀林;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和熟悉度的测定[J];心理科学;1992年05期

3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QZPAS)的信度、效度与常模[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4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5 郭庆科;韩丹;王昭;时勘;;人格测验中题目正反向陈述的效应[J];心理学报;2006年04期

6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年04期

7 王孟成;蔡炳光;吴艳;戴晓阳;;项目表述方法对中文Rosenberg自尊量表因子结构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0年03期

8 戴晓阳,吴依泉;NEO-PI-R在16~20岁人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9 王孟成;戴晓阳;姚树桥;;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Ⅰ:理论框架与信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罗杰;戴晓阳;;“大五”人格测验在我国使用情况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涵;周宵;;关于人格研究本土化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田宝伟;郑日昌;吴九君;;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慧;甘怡群;温瑶;刘鑫;孙鉴;;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构念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李佳;;寻找校园暴力犯罪的根源——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10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学民;葛姣菊;李力;;不确定性下国内外旅游者购物偏好研究:以深圳为例[A];中国软科学二零一四增刊[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3 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莉;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梅会英;共享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郑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衣小艳;旅游感知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者环境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张苹平;大学生神经质问卷的编制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7 罗扬眉;时间自我态度的外显和内隐测量[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水静;云南傣族生死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韩春慧;人际好奇的电生理证据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曾慧婷;护士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4 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周晖,钮丽丽,邹泓;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6 刘文,杨丽珠;小学儿童个性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7 崔红,王登峰;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8 黄希庭;谭小宏;;中学生责任心的理论构建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9 林崇德,俞国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心理科学;1996年04期

10 宋维真,张建新,张建平,张妙清,梁觉;编制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意义与程序[J];心理学报;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华均;;应聘情境下人格测验的特点[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2 ;哈佛版人格测验[J];少年读者;2005年04期

3 高允锁,郭敏;人格测验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2期

4 余金芬;李小平;;管理情境中人格测验的社会评价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5 骆方;张厚粲;;人格测验中作假的控制方法[J];心理学探新;2007年04期

6 骆方;刘红云;张杉杉;;职业选拔情境下人格测验作假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7 蒋迪;;从人格测验看主体的异化[J];学理论;2010年10期

8 柳恒超;;人格测验在人事选拔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一帆;;人格测验[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9期

10 邓稳根;戴海琦;戴慧群;;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过程与展开模型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业兵;;《中国士兵人格测验》计算机自适应化实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曹宁校;杜文东;任君红;;卡特尔人格测验在男同性恋者中的初步应用[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王昭;郭庆科;;个人拟合指标应用于人格测验的有效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邓稳根;戴海琦;;三个IRT模型对LOT-R的分析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符华均;戴海琦;;一种新的处理迫选量表数据的累积模型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吴锐;赵守盈;韩雪;;CAT、IRT与CTT方法对人格测验处理结果的比较[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颖;“五态人格测验”的由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振华;五态人格测验结构效度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王昭;个人拟合指标应用于人格测验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姜静;职业选拔情境下工作称许性反应对人格测验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红红;职业选拔情境下人格测验中作假的认知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5 占淑荣;项目反应理论在人格测验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智勇;管理人员人格测验的编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代静;心理筛查情境下16PF测试中社会期许性反应的效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0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