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7-11-09 09:14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认知 本位认知 他位认知 群际认知 阶层认知


【摘要】: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与理解。根据对象可以分为自我认知、人际认知、群际认知以及以社会决策为核心的社会事件认知。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国内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研究做出了先驱性贡献。但无论就理论建构、研究范式还是研究内容而言,大量研究沿袭了国外研究的预设前提与范畴,即"本位认知",脱离了中国人社会认知滋长的基础——以"差序格局"为基调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前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转型期的文化。通过梳理与整合涉及社会认知主题的研究及其内在逻辑,发现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根本特点为"他位认知",并且集中体现为"差序格局"文化衍生与发展的"群际认知(阶层认知)",进而尝试围绕"群际认知"这条主线解读与建构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推进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深层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自我与人际认知的特征: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12AZD117)资助
【分类号】:B842.1
【正文快照】: 1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回溯:两种研究意识与三个发展阶段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庞丽娟,田瑞清,2002)。社会认知的对象可分为自我认知、人际认知、群际认知以及社会事件认知(包括社会归因、社会推理与社会决策等)。社会认知研究作为社会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刘翔平;旁观者效应的道德决策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陈t,

本文编号:1161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61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