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 观点采择 自我 他人重叠 助人行为 意愿程度
【摘要】:自我 他人重叠(self-other overlap)是指交往关系中的个体不同程度地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观念、资源,从而出现自我和他人信息表征的重叠现象。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我 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观点采择的作用。实验1采用情境启动法,探讨高、低自我 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重叠程度差异显著,重叠程度越高,助人行为越明显。实验2采用语义启动和情境启动法,考察观点采择在自我 他人重叠影响助人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观点采择和重叠程度的主效应显著,观点采择与重叠程度的交互效应显著,与控制组相比,观点采择条件下,助人行为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自我 他人重叠程度越高,助人行为越明显,而且观点采择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1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190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 M561086)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J2097,2015JJ2101)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MH2014K04)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2014BQ31)资助
【分类号】:B848.4
【正文快照】: 1引言个体通过与家人、恋人、朋友或同事的不断接触与交往,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他或她,认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自我 他人重叠。自我 他人重叠(self-other overlap)是指交往关系中的个体不同程度地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观念、资源,从而出现自我和他人信息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炳海;苗德露;李伟健;张海形;徐静逸;;大学生的观点采择与助人行为:群体关系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2 黄希庭,张蜀林;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和熟悉度的测定[J];心理科学;1992年05期
3 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0年01期
4 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观点采择: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涵;周宵;;关于人格研究本土化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陆桂芝,安颖;青少年发展中的心理缺陷探析[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3 王颖;李丁丁;;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述评[J];才智;2012年02期
4 郭子仪;《孙子兵法》中领导的管理能力思想在公众中的接受度及其差异考察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杨兴鹏;;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张振红;李伟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7 刘猛;;移情理论对未成年人德育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8期
8 王金霞;程静;王吉春;;大学生移情量表的编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李翔海;杨静;;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10 刘丽;中国传统道德、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适宜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Q,
本文编号:1167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6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