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学生家庭生活主观快乐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中学生家庭生活主观快乐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家庭生活快乐感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70所学校抽取初高中学生21 870名,对其家庭生活主观快乐感及心理健康状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中学生自觉家庭生活快乐的学生占75.32%,重点中学学生自觉家庭生活快乐的检出率高于普通中学学生(χ2=9.93,P0.05),普通高中学生自觉家庭生活快乐的检出率高于职业高中学生;自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三代家庭中生活的儿童自觉家庭生活快乐检出率最高(79.39%),双亲家庭次之(77.16%),重组家庭最低(38.85%);自觉家庭生活不快乐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一般和快乐的学生(χ2=1 415.84,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城乡、家庭结构类型、学习成绩是中学生家庭生活主观快乐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中学生家庭生活快乐感具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家庭生活快乐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快乐感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观情绪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2个方面[1],是衡量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家庭生活快乐感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1年9—10月开展了河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李小新;叶一舵;;快乐心理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陈浩彬;苗元江;;快乐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1期
4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5 徐勇,杨鲁静;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1期
6 季莘;李春建;;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6期
7 陶兴永;李迎春;阮亮;胡传来;;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5期
8 曲红明;吕伶;李芹;谢海虹;刘静;毛辰;;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9期
9 关明杰;高磊;翟淑娜;;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2期
10 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征;王岚;;大学生人际信任、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2 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4 管军;夏爽;刘胜男;;关于沈阳市中小学生快乐问题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0年26期
5 张彦军;李美华;;西宁市区1478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6 周四军;庄成杰;;基于距离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测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7 杨翠萍;;青少年网络使用调查与成瘾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刘岳江;王晓成;周新华;李志鹏;;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廖全明,刘宗发;我国中小学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干预——目前国内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杨慧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毅;;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建英;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娄伶俐;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余晓敏;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魏德样;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康菊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疆乡村治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颖;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金晓婧;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婷;新疆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佳;论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与提升[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会会;高校辅导员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阳;辽宁省现役运动员人格与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阳;亲子三角关系在初中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岚;初中生乐观人格特质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安芹;外向性与快乐感相关变量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3 刘建安,刘德华,静进,易欢琼,王梦龙,陈学彬;儿童低水平铅暴露与神经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4 郭晓虹,杨荣,赵军;4~14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5期
5 傅红春,罗文英;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的测定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6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家庭因素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7 刘国艳;李晶;王文军;宋烨;周军艳;;6~11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常晓棠;镇江市城乡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3年03期
9 ;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01期
10 唐慧琴;忻仁娥;林霞凤;;上海地区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摘要)[J];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全红;渐变中的美国家庭生活[J];世界文化;2005年01期
2 武玉梅;;猜忌 家庭生活的隐患[J];解放军健康;2006年03期
3 高祖权;;如何享有美满的家庭生活 基督徒家庭系列 (六)为孩子——注入爱的力量[J];天风;2002年08期
4 高祖权;;如何享有美满的家庭生活 基督徒家庭系列(八) 成功的“单亲”家庭[J];天风;2002年10期
5 ;阳光家庭——记建材云南总队王娅家庭生活的二、三事[J];建材发展导向;2009年02期
6 张朋园;梁启超的家庭生活[J];贵州文史天地;1995年02期
7 宫宝利;;清代术数活动对家庭生活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陈e,
本文编号:1168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6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