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两类攻击行为: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
本文关键词:区分两类攻击行为: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
【摘要】: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儿童不仅在攻击的原因及功能上不同,二者在社会认知、情绪唤醒、行为表现、同伴关系及父母教养方式上都有区别。反应性攻击儿童有较多的敌意归因偏差及负性情绪,内部心理问题较多,同伴及亲子关系较差;而主动性攻击儿童对攻击的结果期待更为正向,外部行为问题较多,其朋友多有不良行为,父母多采用溺爱的教养方式。另外,文章还分析了二者的发展轨迹及性别差异,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引言儿童为什么会攻击?有时是因为感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或他人的敌意而“被动”反击;有时是因为想要控制他人或达到某种“预期目标”而主动出击。前者被称为“反应性攻击”(reactiveaggression),后者被称为“主动性攻击”(proactiveaggression,DodgeCoie,1987)。反应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燕雷;;不利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袁俏芸;黄敏儿;;小学攻击性男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及表情知觉[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3 曹丛;王美萍;张文新;陈光辉;;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遗传基础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秀;杨波;;两类青少年暴力犯的共情差异[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罗小漫;刘衍玲;;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自尊、攻击性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8期
3 罗小漫;郑德银;李玉姣;刘衍玲;;班级环境、自尊对初中生主动与反应攻击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邢燕雷;;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反应性主动性攻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李静华;申田;郑涌;;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5期
6 应贤慧;戴春林;;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7 杨光辉;周宗奎;王宁丹;;攻击的结构与测量范式[J];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8 喻丰;郭永玉;;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9 苏余芬;;关系攻击受害儿童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邢燕雷;;论儿童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影响因素的复杂性[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世琴;高原汽车兵驾驶愤怒与驾驶攻击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丁凤琴;共变信息中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群际归因的认知加工偏好[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平;共情对反应性攻击影响的ERP证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玲;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谭贞晶;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李小玲;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及其移情能力[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邢燕雷;执行功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栋玲;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脱离和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丹;艾滋村HIV/AIDS患者归因方式对其心理行为的影响—生存质量的中介作用[D];宁波大学;2012年
8 曹丛;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静华;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对攻击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行为与脑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张晓;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社会行为的作用[D];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东红;江开达;;精神分裂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11年05期
2 夏利民;儿童攻击行为发展模式简述[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张文新,,张福建;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4期
4 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0年11期
5 寇_g,谭晨,马艳;攻击性儿童与亲社会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比较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6 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7 郭伯良 ,张雷;不同攻击及受害类型农村儿童的自我感受和学校调节[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梅;简议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高树昱;李庆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趋势[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3 刘佳;;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刘佳;;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1期
5 高雯;陈会昌;;攻击行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与道德领域理论的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6 杨光辉;;国外攻击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杨丽珠;杜文轩;沈悦;;特质愤怒与反应性攻击的综合认知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8 袁俏芸;黄敏儿;;小学攻击性男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及表情知觉[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9 万青;;儿童友谊质量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张茜,王益文,陈欣银;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青;王育;;幼儿攻击性行为减少的个案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平;共情对反应性攻击影响的ERP证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曹丛;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栋玲;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脱离和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茜;4~5岁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的追踪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艳林;社交拒绝对个体心理反应的影响:拒绝敏感性的调节作用[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3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7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