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神经质 外倾性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8下降到-0.27,P0.01);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亦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29下降到0.19,P0.01)。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在神经质、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黄山学院教育学院;
【基金】:2013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yyy13025) 黄山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014xkjq001)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1]。自1999年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2]提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并围绕着“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这个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1,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长松;;大学生人格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刚;李志勇;;师范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曾细红;郑惠文;;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黄树香;尹彦;;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警察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5 李妍君;朱小爽;陈英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社交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6 唐蕾;;地方性院校本科毕业生主要生活事件、气质类型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7 杨俊生;李月玲;王瑞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于福洋;李颖;刘佳;唐海波;;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9 刘海英;李颖;于福洋;;研究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10 谢安国;;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艳波;医学本科生人格特质与考研成败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烨妃;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红妍;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效芳;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在校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邓清;灾区中学生人格特质、感知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纵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萍春;宗教信仰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翠英;包头市大学毕业生人格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2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3 邱林,郑雪,严标宾;文化常模和目标调节模型:两种幸福感文化观[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4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5 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芸;外倾性与情绪及认知绩效关系研究[J];唐都学刊;2004年04期
2 孙晓玲;吴明证;;与幸福有缘[J];大众心理学;2003年03期
3 晓文;;儿童气质与因“质”施教[J];父母必读;1986年02期
4 陈德志;;文本“结构”的两种理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肖芳英;;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的差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6 松竹;李满;;艺术创作的动力是心理需要和心理动机[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刘亚;王振宏;马娟;霍静萍;;大学生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8 马有;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孙建国;;她为何向我咆哮[J];中国西部;2014年12期
10 陈诚;刘丽红;薛扬文;徐海燕;;大学生的决策风格及其与外倾性、神经质的关系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文全;内倾性学生与外倾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风格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娟;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接纳的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6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2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