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控制的训练:内容、效果与机制
发布时间:2017-11-26 09:13
本文关键词:干扰控制的训练:内容、效果与机制
【摘要】:研究发现,干扰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研究者通常选取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和部分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以Stroop、Flanker等任务为训练任务,训练时间从5天至5周不等,任务量从76至2200试次不等。研究者一般通过行为、脑电和脑成像等技术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训练的研究结果发现,训练后个体的干扰控制能力得到提升,且训练效果可以迁移到其他相关任务中去。干扰控制的训练效果可能受训练任务与评估任务的设置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经过认知训练,对冲突信号起监控作用的前扣带回皮层激活程度降低,而执行冲突解决的前额皮层激活程度增强,加强了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能力,进而导致干扰控制能力的提升。干扰控制训练的保持效果、机制探讨等问题将成为该领域日后重点关注的内容。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行为康复训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VIP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300838)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506RJZA24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YJC190032)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NLYB1317)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干扰控制(interference inhibition/interferencecontrol),也称冲突解决和执行注意,是一种抑制竞争刺激干扰的能力(Nigg,2000),指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中,个体通过意志努力对与当前目标无关的干扰信息进行排除或抑制,从而将注意更好的集中于当前目标的能力。目前,干扰控,
本文编号:1229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2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