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藏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效应

发布时间:2017-12-05 16:16

  本文关键词:藏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参照效应 藏族青少年 自我抽离视角 自我浸入视角


【摘要】:1977年,Rogers等人首次提出了自我参照效应的概念,自此有关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广泛展开。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其记忆成绩好于其他编码条件的现象。文化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建构。以往有关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发现,中国被试参照自我与参照母亲的记忆成绩一样好,而西方被试参照自我的记忆成绩要显著优于参照母亲的记忆成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受其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自我建构也存在差异。个体可以通过自我浸入视角和自我抽离视角来加工有关自我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个体倾向于采用自我浸入视角来对自我相关信息进行加工。自我浸入视角是指个体从主体出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加工与自我相关的信息。而自我抽离视角是指个体以非自我中心的、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加工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两种自我视角会对自我信息的加工产生不同的影响。藏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藏族青少年在经典自我参照范式下自我参照效应的特点以及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下的自我参照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一选取职业中学藏族学生47人,采用自我参照效应的经典范式,组内设计,自变量为学习阶段的定向任务,5水平,分别为参照自我、母亲、父亲、哏尕(藏族著名歌手)和语义判断,因变量指标为正确再认率。实验二选取职业中学汉族学生30人,藏族学生28人,采用R/K判断范式,3(定向任务: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他人参照加工任务)(他人参照加工任务作为对照组)×2(判断方式:R反应、K反应)×2(民族:汉族、藏族)混合设计,因变量指标为不同再认类型的正确再认率。实验三选取汉族大学生31人,藏族大学生28人,实验设计及实验程序与实验二相同。实验二与实验三在实验开始前先让被试完成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控制被试的情绪和自尊变量)。在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填写其宗教信仰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完成情况问卷。同时藏族被试还需要填写《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实验一结果发现藏族中学生参照自我与参照父母和偶像的成绩一样好,且均优于语义组,即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母亲参照效应、父亲参照效应和偶像参照效应。实验二结果发现藏族中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汉族中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显著高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同时,实验中汉族和藏族中学生被试对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的总再认率,褒义词,贬义词和R/K反应的再认率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汉族大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显著高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实验中还发现,藏族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的总再认率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被试,而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藏族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再认率均要高于汉族大学生被试,而且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对贬义词的再认率也要高于汉族被试。由此得出结论:(1)藏族青少年参照自我的记忆成绩与参照母亲、参照父亲一样好,其自我概念中包含父母。实验中还发现了偶像参照效应,表明偶像对藏族青少年来说也是一种亲密他人。(2)藏族中学生被试和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藏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加工视角可能是自我抽离视角。(3)汉族中学生被试和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显著优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降低了汉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记忆效应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保;刘沛汝;史战;张鹏英;吴慧芬;李琼;;四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3期

2 周爱保;吴慧芬;史战;张鹏英;李琼;刘沛汝;;注意在随意编码自我参照效应中的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1年01期

3 张海钟;张鹏英;;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群体参照效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褚勇杰;刘电芝;;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多视角研究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晶;鲍艳丹;;大学生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1期

6 周爱保;李琼;史战;刘沛汝;张鹏英;吴慧芬;;群体参照效应的验证[J];心理学探新;2012年01期

7 张鹏英;张海钟;;社会认知视野的自我参照效应相对性哲学辨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3期

8 李红霞;张海钟;;社会身份突显性:从自我参照效应到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王瑶;;自我参照效应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1期

10 戚健俐,朱滢;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健俐;张剑;吴艳红;;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与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李琼;周爱保;;群体参照效应的两极:少数效应和多数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范鑫;杨丽珠;;癫痫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参照效应发生的对比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尹娣;丁冬苗;文梦雪;秦金亮;;亲子依恋对亲子参照效应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赵艳丽;谭淑平;张进国;宋崇升;崔界峰;范宏震;李东;李亚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参照效应受损的行为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史战;刘沛汝;周爱保;;先入为主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丁道群;高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自我参照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健芷;林超;;中国大学生偶发和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自我参照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丽;苏彦捷;;实际亲密度对恋人参照效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隋洁;朱滢;韩世辉;;自我参照效应的神经机制[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慧芬;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母亲参照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左全顺;自我边界:一项基于母亲参照效应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碧涛;错误记忆的年龄差异及改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晓庆;有条件的自我参照效应[D];西南大学;2015年

5 侯海娇;中老年中国人的子女与母亲参照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王俭勤;错误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14年

7 高春晓;青少年自我和偶像参照效应发展特点的ERP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孙井春;自我参照效应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侯洁琼;不同任务类型下4-7岁儿童记忆群体参照效应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婷婷;自我参照效应范式下生态自我存在的检验[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55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55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