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及二者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及二者关系的研究
【摘要】:内隐态度是指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从业意向是个体从事某种职业的行为意向,本研究中将从业意向界定为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对其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研究一考察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研究二考察大学生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研究三考察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与从业意向的关系。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SC-IAT程序测量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采用《从业意向问卷》考察大学生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愿,采用《择业动机量表》考察择业动机在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与从事老年相关职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SPSS16.0和AMO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SC-IAT程序的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将老年人和积极词一起归类)显著高于相容任务反应时(将老年人和消极词一起归类),说明大学生对老人的态度是消极的。2.大学生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愿较高,更愿意从事间接服务老年人的职业,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有老年相关义工或实践经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对老年人的消极内隐态度与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内隐态度越消极越不愿从事老年相关职业。4.内部择业动机调节大学生对老人的消极内隐态度与从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内部择业动机越强,二者关系越弱,内部择业动机越弱,二者关系越强。5.外部择业动机调节大学生对老人的消极内隐态度与从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外部择业动机越强,二者关系越强,外部择业动机越弱,二者关系越弱。结论:1.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呈消极。2.大学生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愿较高,大学生对老人的内隐态度越消极越不愿从事老年相关职业。3.内部择业动机负向调节大学生对老人的消极内隐态度与从业意向间的关系,外部择业动机正向调节大学生对老人的消极内隐态度与从业意向间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波;李梦丽;白学军;;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内隐态度的特点[J];心理学探新;2008年01期
2 徐莹;张庆林;;不同原因吸烟者的内隐态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任娜;佐斌;汪国驹;侯飞翔;;美德情境下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4 李德忠,于广涛;从内隐态度研究到双重态度模型[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杨烨;滕飞;;大学生对父母的内隐态度差异及性别分离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张婉莉;钱国英;;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研究综述[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杜晓燕;;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态度测量及其方法学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8 徐伟庆;贾林祥;;内隐视野下态度和行为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李梦丽;杨海波;白学军;;不同年级学困生与学优生数学学习内隐态度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佐斌;张陆;叶娜;;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婕;;大学生对老年人内隐态度试验的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王晓嘉;张子淳;;内隐态度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曹莉萍;吴继霞;;考试作弊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彦红;石文典;;消费者内隐与外显态度及其对食品选择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伟娜;;泛性化对青年男性对青年女性内隐态度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薛艺;刘潇肖;;接触污名对象时对大学生内隐态度与认知操作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晓丽;芦咏莉;;中学教师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许静;梁宁建;王岩;;内隐态度评价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武萌;张改叶;;小学生对待欺负/被欺负问题的内隐态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建勇;周颖;何洁;;线索暴露改变戒除者对海洛因的内隐态度[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旭辰;公众对他国内隐态度的激活与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吴明证;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佳丽;内隐态度是一种独立于外显态度的有效预测工具吗?[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颖;内隐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勇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中职教育内隐态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引;情绪对内隐学业态度与外显学业态度及其联结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钱淼;幼儿友好型内隐联想测验的建构及幼儿种族态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骏明;情绪性自传体记忆对个体囤积行为及其内隐态度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沈倩;内隐态度的改变[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胡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笑;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从事老年相关职业的意向及二者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10 吴月利;大学生的孝道态度结构及孝道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2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8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