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的遗传基础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29 08:01
本文关键词:心理理论的遗传基础初探 出处:《心理学探新》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理论 基因 多巴胺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催产素受体基因
【摘要】:心理理论在社会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认知过程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及预测下一步行为。心理理论在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部分归因于与心理理论相关的神经化学物质如多巴胺、五羟色胺、催产素、血管加压素等。来自不同群体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与这些神经化学物质有关的基因多态性,如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多巴胺D4受体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等都与心理理论的表现有关。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995、3137104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833904)
【分类号】:B84-0
【正文快照】: 1前言人类通常能快速地加工他人的想法和目的,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也复杂多样。而良好互动的前提是能认识到对方的想法和目的常常会与自己的经历或倾向不同,这种认知能力称作心理理论(theory ofmind,ToM)(PremackWoodruff,1978),即个体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归因。由于他人的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玉凤;汪凯;朱春燕;杨利芹;马慧娟;曹慧;王忱诚;;孤独症者父母与正常儿童父母情绪识别能力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徐秀;;九肽激素与社会行为及孤独症的相关性[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4期
2 胡霄;黄颐;;催产素受体基因在孤独症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3 谢亚兰;;人际信任的神经生理机制[J];惠州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樊越波;曹伟;黄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面孔识别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5期
5 马建军;孙翠萍;李学;杨红旗;祁亚伟;吴少璞;李东升;;早期未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理论认知和情感成分损害[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7期
6 吴华波;贾建荣;周婷婷;袁靖嘉;张德玄;;催产素及受体基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21期
7 陈t,
本文编号:1349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4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