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低逆商大学生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1 00:30

  本文关键词:低逆商大学生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出处:《扬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逆商 低逆商 认知加工偏向


【摘要】:逆商(Advers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AQ”)就是“逆境智商”,是个体对自已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推论与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待逆境的信念或态度,它是衡量一个人应对艰难困境的一种综合能力,核心是意志力和智慧的整合能力。目前,提高大学生逆商水平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认知加工偏向指的是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认知过程,如选择性注意、记忆/回忆和意义的解释。低逆商水平的个体在面对挫折、困境时,是否会呈现特定的认知加工特点,对其研究有助于对大学生逆商水平的培养。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法筛选出低逆商大学生作为实验组被试,高逆商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被试,再用实验法探讨其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研究分为三部分,从注意、记忆和解释三个最主要的认知加工过程入手,探讨低逆商水平大学生的认知加工偏向效应。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低逆商大学生对于中性词和积极词,以及中性词和消极词的反应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高逆商大学生对中性词的反应时长于积极词,对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中性词。这表明,低逆商大学生对积极词和消极词未表现出注意偏好,而高逆商大学生对积极词则表现出了注意偏好。(2)低逆商组和高逆商组大学生对消极词语的注意偏差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低逆商大学生对积极词语的注意偏差值显著低于高逆商被试。这表明,两组大学生对消极词的注意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高逆商大学生比低逆商大学生对于积极词存在着更强的注意偏好。(3)低逆商组大学生负性词回忆量大于正性词回忆量,而高逆商组大学生正性词回忆量大于负性词回忆量。这表明,低逆商大学生对自我有关的负性形容词存在记忆偏好,高逆商大学生对自我有关的正性向形容词存在记忆偏好。(4)低逆商组与高逆商组大学生对正性词和负性词回忆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负性词回忆量而言,低逆商组显著大于高逆商组大学生,且高逆商组对于正性词回忆量而言,低逆商组显著小于高逆商组大学生。这表明低逆商组大学生比高逆商组大学生对于负性词存在更强的记忆偏好,高逆商大学生对于正性词存在记忆偏好。(5)低逆商组大学生对于模糊情景的反应比高逆商组大学生存在更强的解释程度,倾向于对模糊情景信息做出消极的解释。
[Abstract]: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gative words and the negative words of college students . ( 4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 inverse quotient group and the high inverse quotient group college students . In the case of negative word recall , the low inverse quotient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inverse quotient group college students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厚超;黄希庭;;过去定向者认知加工特点的实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岑延远,郑雪;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3 赵爱萍;词汇认知加工及其深度习得[J];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4 陈足怀,刘旭峰,苗丹民,高尚仁,高定国,王伟;毛笔书写对老年人认知加工能力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6期

5 黄希庭,郭秀艳,聂晶;认知加工中时间与非时间信息的相互关系[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6 史亚娟;庞丽娟;张华;韩小雨;;3~6岁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认知加工线索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7 杨丽霞,傅小兰;多模态信息认知加工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8 付阿丽;;反语的认知加工研究及其进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07期

9 盛群力;学习类型、认知加工和教学结果——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的学习观一瞥[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庄锦英;情绪影响认知加工策略内隐机制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华;张索玲;张旭;刘红敏;;青少年自尊发展研究——结构、特点与认知加工偏向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慧芳;方平;何爽;张克顺;;情绪评价对个体认知加工方式选择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游旭群;杨治良;;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认知加工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陈p苤,

本文编号:1357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57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