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启动对不同人格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IAT 启动 A型人格 攻击性 出处:《河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启动效应和人格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内隐攻击性造成的影响,以揭示后者与两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丰富补充攻击性理论,从而为学生群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更多依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整个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选择人格因素和内隐攻击性两个变量进行初步分析,接下来将阈下条件纳入考虑,设置阈下变量,检验其与人格变量交互后究竟会对因变量产生怎样的作用。 研究一通过A型人格问卷从来访者中筛选出两种人格受试者各10名,使用内隐测验测得这20名受试者的内隐态度,同时比较了男女被试的内隐测验效应值。结果显示:受试者无论A型还是B型人格,均有着明显的IAT效应,即A、B两种人格的个体在内隐态度上存在明显敌意,而且程度差异不显著。 追随研究一的结果,在研究二中,新增启动因素,为了不令受试者察觉,过程中刺激都控制在阈下,对20名A型人格受试者和20名B型人格受试者内隐攻击性进行测试,测试中根据启动的不同将受试者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是攻击性的,另一组是中性的,材料都是词语刺激材料。由此研究阈下信息对不同人格受试者的影响。通过设置阈下信息,观察刺激对受试者攻击性造成的影响,实验收集了40名受试者的数据,探讨阈下信息对不同人格受试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显示:对攻击性的变化量来说,人格和启动存在交互作用,A型人格受试者在接受阈下攻击启动后,内隐攻击性增强,而对照度中接受中性启动内隐攻击性没有明显变化;B型人格受试者在接受两种类型的信息后,攻击性变化都不显著。最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内隐攻击普遍性:受试者总是习惯性的进行“非我-非攻击词”和“自我-攻击词”的归类。 (2)内隐攻击性无性别差异。 (3)A、B人格个体均存在内隐攻击性,且差异不显著。 (4)A、B人格者内隐攻击性没有差异,但收到刺激后,其变化量会有差异,即阈下攻击性启动对A型人格者效果显著,对B型人格者效果不显著,说明A型人格者对阈下攻击信息更敏感、攻击性更容易被激发。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priming effect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on implicit agg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ter and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enrich the theory of supplementary aggression. In the specific research proces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whole process into two steps. First, choose the personality factor and implicit aggression two variables to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Then the subthreshold condit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subthreshold variables are set to test how they interact with personality variables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first study, 10 subjects of two kinds of personality were selected from the visitors by type A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implicit attitude of the 20 subjects was measured by implicit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licit test effects of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had significant IAT effect, I. e., A type of personality, whether type A or B personality. There is obvious hostility in the implicit attitude of the two personality,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the two personality. Following the results of study one, in the second study, new priming factors were added, and the stimuli in the process were controlled under the threshold in order not to be perceived by the subjects. Implicit aggression was tested in 20 type A and 20 B personality subjects.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iming, one group was aggressive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neutral. The materials were all word stimulative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subthreshold information on different personality subjects were studied. By setting subthreshold information, the effects of stimuli on subjects' aggression were observed. The data of 40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ubthreshold information on th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interac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priming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of aggression.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subthreshold aggression, the implicit aggression increased in the A-type personality subjec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ontrast degree in the neutral priming implicit aggression. After receiving two types of information, the subjects of type B personality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aggression. Finall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1) universality of implicit aggression: subjects are routinely classified as "non-self-non-aggression words" and "self-aggression words". There wa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implicit aggression. There was implicit aggression in all personality individual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implicit ag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eb personality, but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change after stimulation, that is, the effect of subthreshold aggression priming on type A personality was significant, but that on type B personality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ype A personality is more sensitive to subliminal attack information and more aggressiv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峰;人格影响驾车安全[J];中国保健营养;1997年06期
2 李岩;;隐性课程对幼儿人格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张兴贵;郭杨;;工作满意度研究的特质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4 李霞;朱晓颖;杨丽霞;;西方人格与健康的关系模型的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冯现刚;张小远;解亚宁;;人格特征、自尊水平与航空兵部队人员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6 张永军;试论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影响力[J];体育函授通讯;1998年03期
7 陈华;;人格与画格——以梵·高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玉秀;;丁玲人格与文本的关系[J];云南电大学报;2009年04期
9 严家怡;;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动力学模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晓华 不悔的选择开出“桃李满天下”[J];今日教育;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慧杰;;聚焦那些“耀眼”的三等星[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2 ;三、实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3 王慧清;;以天下为己任的李白——兼议松浦友久的《“客寓”的诗思》[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蒋亚芬;;高中生非健康心理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张玉芬;;浅谈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赵文蕾;;做好人 作好文——也谈做人与作文的关系[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建新;庞燕萍;;深化行知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陈润龙;温忠麟;;人格对警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玉芬;;浅谈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易兴菊;;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河山 刘淑彤;以人格影响学生[N];承德日报;2010年
2 牛津;人格管理:打破企业的管理盲区[N];经理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虎;迅速掀起学习阎肃高潮[N];保定日报;2010年
4 丁必聪 广东省江门市农林小学;修炼一双慧眼[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介子平;傅山先生的操守[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王有余邋赵子辉;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N];济宁日报;2007年
7 尹光华;张仃焦墨 画格人格相表里[N];中国商报;2005年
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聂延吾;发挥当代教师素质权威的影响力[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李正堂;做以教育为信仰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介平;傅山先生的药方书法[N];太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冬阳;自我监控人格对销售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5 陈超然;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彬;阈下启动对不同人格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4年
2 丁莉娜;保险人员前瞻性人格和工作挫折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滢伊;坚韧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周为坚;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网络成瘾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左利华;留守青少年自立人格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月;消极情绪和社会支持在D型人格与冠心病关系中的效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鹃;不同文化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路静;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倪洁;权势意识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影响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2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7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