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大学生村官 + 核心自我评价 ; 参考:《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指高校毕业生通过政府相关部门选聘与组织考核,到农村基层一线任职的人。大学生村官政策从2005年执行开始至今已经十个年头,研究显示大学生村官流失率极高,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很多,这与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不满有着密切的关联。大部分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研究,对大学生村官自身特点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员工对工作整体的情感反应,光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显得片面,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一个整合研究,探索主客观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已有研究证明,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因素)、社会支持(客观因素)和工作满意度有着两两相关,笔者暂未发现关于三者关系整合的研究,因此笔者以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心理学视角对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路径进行探索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量化研究。通过文献查阅,选定研究主题,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明尼苏达短式工作满意度为工具(MSQ),选取大学生村官482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探索大学生村官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关系;研究二,质化研究。从参与前期量化研究的大学生村官中选取6名愿意再进一步接受研究的大学生村官为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三变量的关系及了解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其他因素。两部分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村官核心自我评价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人口学变量在核心自自我评价上无显著差异;(2)大学生村官的社会支持水平总体低于其他职业人群(农村教师、国企员);性别、从小居住地的不同、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年龄、不同政治面貌、工龄等变量在社会支持一个或者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人口学变量在工作满意度上无显著差异;(4)大学生村官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都能正向对工作满意度进行预测;(5)社会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效应作用;(6)扎根理论得出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性格特征、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人际支持、情感寄托;其他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政府层面,工作性质,地方特色;(7)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社会支持更多的是客观条件,但深入访谈后发现,人际关系(家庭、领导同事、村民)与情感寄托(婚恋、归属)这两个主观因素也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is the person that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 and organize the examination through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t has been ten years sinc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policy was implemented in 2005.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turnover rate is extremely high, 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job,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job satisfaction. Most scholars study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 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but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eff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 on job satisfaction. Job satisfaction is a kind of emotional reaction of employees to the whole work. The author will integrat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job satisfacti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n job satisfaction, which has been proved by the research. The core self-evaluation (subjective factors, social support (objective factors) and job satisfaction) has two correlation, the author has not found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so the author combine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re self-evalu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on job satisf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selected research topics, core self-evaluation scale (CS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X), Minnesota short Job satisfaction scale (MSQS), and 482 college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self-evalu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 second, qualitative research. Six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who are willing to accept further research are selected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preliminary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rooted theory is adopte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variables and underst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job satisfaction.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two part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re self-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 is generally at the middle and upper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re self-evaluation among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2)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of college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s wa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fessional groups (rural teachers, state-owned enterprise workers; gender, the difference of residence from childhood, whether they were the only child, or no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ne or more dimensions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the variables of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political features, length of service and so on. 3) College students' job satisfaction of village officials is generally at the upper middle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job satisfaction among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job satisfaction, including core self-evaluation. Social support can positively predict job satisfaction. (5) Social support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core self-evalu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to job satisfaction are: interpersonal support, emotional sustenance;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job satisfaction are: government level, job natu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support, which affects job satisfaction, is more objective, but after in-depth interviews, it is found t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amily, leadership colleagues, villagers) and emotional sustenance (love and marriage), These two subjective factor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job satisfaction.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2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3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5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6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7 张艳萍;徐晓暖;;改善贫困文化 强化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8期
8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9 李娜;张晓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压力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年09期
10 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芙蓉;;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邱慧燕;戴斌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岳彩镇;对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及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普星维;大学生村官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0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78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