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自我弹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检验
本文选题:父母教养方式 + 自我弹性 ; 参考:《心理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对2758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网络成瘾和自我弹性进行问卷测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及自我弹性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控制无关变量后,专制和纵容教养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2)自我弹性在权威和专制教养与网络成瘾之间有中介作用。(3)自我弹性在专制教养与网络成瘾之间有调节作用,专制教养与网络成瘾的正向联系在高自我弹性个体中要比在低自我弹性个体中更明显。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elf-elasticity and the role of self-elasticity in 2758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fter controlling for independent variables, Autocracy and indulgenc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2) Self-elasticity acts as a mediator between authority and autocratic upbring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3) Self-elasticity regul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cratic upbring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cratic upbring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s more obvious in high self-resilient individuals than in low self-resilient individual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研究”(CBA140145)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阁 ,吴江 ,周保利 ,栗书香;中学生个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2年12期
2 左志宏,席居哲,桑标;健康儿童与问题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结构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3 李改;方平;;大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年03期
4 尹文娟;荆承红;施建农;;中专生和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5 王丽;李建明;李丽娜;;监狱犯人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6 王丽;李建明;李丽娜;;监狱犯人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7 谷长芬;王雁;曹雁;;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8 王新友;李恒芬;肖伟霞;;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9 汤燕妮;朱翠英;;浅谈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应对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10 徐艳丽;高志华;李建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静;韦磐石;;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孙华平;程学超;张萌;;电视暴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杨小平;周霞;路金声;;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志楠;邹晓燕;;8~16岁儿童行为自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汪小霞;;农村贫困女童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龚艺华;黄希庭;;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建芬;陈文明;鲁文兴;李光华;向兴华;;思茅市普通中学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婕;李强;;述情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维度关系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麻城市张家畈中心学校 蔡主华 丁楚兵;“初二现象”成因及对策[N];黄冈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俞蓉蓉;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2 于凤杰;青少年早中期的个人目标及其家庭、同伴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武忠刚;越南青少年人格特征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勇;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部分神经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王文;从快乐到希望[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玉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U,
本文编号:1787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78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