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认知操纵对跨期决策冲动的抑制

发布时间:2018-06-06 04:13

  本文选题:跨期决策 + 冲动性 ; 参考:《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跨期决策是当今包括经济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范围极其广泛,通常涉及了通过理论建模对人类或动物跨期决策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及预测,或对经济学中规范的贴现效用模型的质疑以及修正,或是将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诠释消费者行为或帮助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其中,对跨期决策中冲动现象的解释与控制是当今学界的最新论题之一。一方面,不同的理论取向对冲动现象的解释各异且都达到了可重复验证的标准,但是尚缺乏统一整合的解释;另一方面,若能真正揭示冲动产生的机制以达到最后控制甚至克服冲动,的确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比如,可以缓解决策后不适,避免做出后悔决定,或是相对理性地在诱惑性选项和长远利好之间做出正确选择。 本研究通过回顾跨期决策模型、心理学中不同理论取向对跨期决策的研究成果以及跨期冲动现象三个方面,深化了对于跨期决策中冲动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机制的理解。在本研究中,通过对90名20-22周岁的盐城师范学院学生进行连贯的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3*2的混合设计,利用直接或间接的认知操纵,与控制组相比,从实验被试身上看到了抑制冲动性的效果。实验二采取的是2*2的被试间设计,利用不同于实验一的另一种广泛应用的间接认知操纵形式,发现此方法对于冲动性的改变效果不明显。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国外提出的认知操纵能改变冲动性这一结论,另一方面则说明了直接和间接认知操纵对冲动性的抑制效果相似,而间接操纵认知的形式不同对冲动性作用的效果也各异。
[Abstract]: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Its research scope is extremely extensive, usually involving the descri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prediction of human or animal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phenomena through theoretical modeling, or questioning and revising normative discounted utility models in economics. Or apply the theory to the daily life to interpret consumer behavior or help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public policy and so on. Among them, the explanation and control of impulsive phenomenon in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is one of the newest topics in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one hand, different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impulsive phenomena and all of them meet the criteria of repeatable verification, 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a unified and integrated expla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impulse generation so as to control or even overcome it. For example, you can ease post-decision discomfort, avoid making regret decisions, or relatively rationally make the right choice between seductive options and long-term good. By reviewing the model of intertemporal decision mak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intertemporal decision making in different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in psychology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tertemporal impulse, this study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s of impulsive phenomena in intertemporal decision making. In this study, 90 students aged 20-22 years of age in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 were tested in two consecutive experiments. Experiment one was designed with a mixture of 3X2, using direct or indirect cognitive manip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inhibition of impulsiveness was seen from the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 The second experiment adopted the design of 2Q2. 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this method on impulse change was not obvious by using another widely used form of indirect cognitive manipulation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experiment one. To some extent, this study has proved that cognitive manipulation can change impulsiveness,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ws that direct and indirect cognitive manipulation have similar inhibitory effects on impulsiveness. Different forms of indirect manipulation of cogni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impulsivenes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勇;;决策者的承诺升级行为[J];大众心理学;2008年03期

2 朱佳颖;;你的判断和决策都是理性的吗?[J];大众心理学;2011年07期

3 ;文化无意识[J];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06期

4 魏灿秋;管理决策效用递减规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霍荣棉;;关系持续预期与规范目标激活:合适性逻辑下的信任决策[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6 李伟民;;旁观者认知对其利他决策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3年Z2期

7 李伟民;;旁观者认知对其利他决策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3年Z1期

8 胡卫鹏,区永东,时勘;连续性公共物品困境中信息结构对决策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9 肖付平;;决策中的情绪[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10 何贵兵,奚岩;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林;刘媛;;中西方决策文化比较研究[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戴昌钧;刘广;;信息效用及其在决策行为中的应用[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子铭;施永裕;张金隆;刘明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高阶主管决策风格的差异:大陆与台湾之比较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宁;侯玉波;;思维方式对中国企业领导者行为与情绪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秦玲玲;陈飞;冯廷勇;;负性反馈对决策信心调节的认知机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静;;个人和团体任务情境中不同心理卷入强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蕊;谢晓非;时勘;;动态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任广乾;;基于非标准偏好和信念的公司治理主体决策行为研究——一个理论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丁瑞;李钢;李同f;Friedrich M.Zimmermann;樊相宁;;西安市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王芹;白学军;;最后通牒博弈中回应者的情绪唤醒和决策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 魏文彪;决策失误的危害不可低估[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记者 韩贺彬 通讯员 王志强;安徽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3 雷新;决策应对危机 信心保证权利[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刘建明;对“三拍干部”实行问责是有益的尝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5 卫虎林 贺欣;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N];发展导报;2000年

6 东润;强化管理,,推动改革,规范国企决策行为[N];中国审计报;2014年

7 崔霞;公民参与成政府决策必须环节[N];深圳商报;2004年

8 晓株;株洲严格“三项制度”规范决策行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9 空军后勤部机场营房部 陈定胜邋刘浩;节约呼唤科学决策[N];解放军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李承锦 记者 肖树臣;决策者要为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买单”[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豹;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宗文;组织内部员工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主动采纳的决策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程振波;基于奖励调制的决策计算神经模型[D];清华大学;2012年

4 王春超;政策约束下的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翁世华;快餐文化对内隐态度及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周丽华;影响图的扩展及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菁菁;从跨文化角度研究国企和外企内中国经理决策风格的差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刘嘉;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决策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毅;情境与反馈信息在决策行为上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笑;决策信心动态建构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钟馨;社会关系影响下民众避难决策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曹聪;决策跨期性与消费者自我控制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培培;棕地再开发中利益主体决策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顾冉;影响车展观众观展决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曹雯;影响参展商参展决策行为的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蒋钦;观点采择因素对儿童情感决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5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985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