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03 11:41

  本文选题:留守妇女 + 社会支持 ; 参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妇女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河北省选取留守妇女341名,用农村生活满意度问卷(CL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单个施测。结果: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留守妇女,其CLSQ得分越高(均P0.05)。留守妇女的CLSQ得分与SSRS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33、0.31,均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妇女的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1.77%。结论: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密切相关,留守妇女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其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生活满意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style of left-behind women,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left-behind women. Methods: 341 women left behind in Hebei Province were tested with the Rural 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CLSQ),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and the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 Results: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higher the average monthly income of the family, the higher the CLSQ score of the women (P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LSQ score and SSRS score and positive coping score (r = 0.33 卤0.31, P 0.001). The results of intermediary effec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coping of women left behind had some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termediary effect to total effect was 31.77. Conclusi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left-behind wom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support and positive coping. The social support obtained by left-behind women is helpful for them to adopt more active coping styles to improve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
【基金】:河北省2012年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HB12JY066)
【分类号】:B84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莉;;“留守妇女”当家致富[J];兵团工运;2013年04期

2 ;5000万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查[J];报刊荟萃;2007年01期

3 王俊文;段佩君;;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留守妇女”参政议政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A镇为例[J];大家;2011年24期

4 ;中国2000万留守妇女性压抑现状调查[J];中外文摘;2010年14期

5 吕红霞;;一个留守妇女的生活写真[J];祝你幸福(知心);2013年01期

6 王红岩;李美玲;;汝南县计生协会帮助留守妇女致富[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9年05期

7 程瑞军;张志敏;张晖;;泌阳县:留守妇女建生态家园[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9年12期

8 马春玲;周欣娟;;从《女人的村庄》看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刘海霞;;新蔡县:留守妇女撑起半边天[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9年04期

10 沈惠芬;;华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以20世纪30—50年代福建泉州华侨婚姻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邹才仁 实习记者 阮萃;南宁“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堪忧[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丁仁能;为留守妇女多做实事[N];中国妇女报;2006年

3 邢志刚 李先昭;“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堪忧[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段利梅 刘素贞 记者 苏建军;10万留守妇女建濮阳新农村[N];中国妇女报;2006年

5 记者 宋利彩;代表委员建言改善留守妇女生存状况[N];中国妇女报;2007年

6 记者 王永钦;农村牧区留守妇女身心俱疲[N];中国妇女报;2007年

7 樊建华;民乐:“留守妇女”创业忙[N];甘肃日报;2007年

8 李俊辉;合水县万名留守妇女闹春耕[N];陇东报;2007年

9 杜刚 刘军岐;新和留守妇女当种田“科技家长”[N];农民日报;2007年

10 高志伟邋王佩合;后峪子村:留守妇女劳动协会实现生产互助[N];农民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飞龙;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刘晓;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闫青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的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董宇;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视角下的江西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丹;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秦雪漫;关于固镇县“留守妇女”情况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7 段佩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8 和桂录;留守妇女互助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施晓娇;盘锦市留守妇女村务参与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佳;个案工作介入留守妇女家庭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3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093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