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18-10-21 19:00
【摘要】: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理论和乐观的保护性作用的视角下,采用问卷法对12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自尊;(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自我概念清晰性,还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3)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受到乐观的调节,相对于乐观水平高的个体,间接效应在乐观水平低的个体中更为显著;(4)此外,在乐观水平高的个体中,上行社会比较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都不显著,但是上行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仍然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自尊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维护与促进个体自我概念健康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assive social network use on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its mechanism, 1208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and optimistic protective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has no direct predictive effect on self-esteem, but can predict self-esteem negatively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2)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can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 the clarity of self-concept, (3)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uplink social comparison is regulated by optimism, and the indirect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individuals with high level of optimism. (4) in addi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high level of optimism,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f uplink social comparison on self-esteem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uplink social comparison between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and self-esteem were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f uplink social comparison on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uplink social comparison between passive use and self-conceptual clarity are still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behavior on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its mechanism. It is helpful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elf-concept.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1)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190001)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CCNU14Z0200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课题(2016-04-003-BZK01)资助
【分类号】:B8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法国教会通过社交网站招募神父[J];中国天主教;2010年05期

2 梁丹;李丽涛;王芳;邸秀娟;;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特征及心理原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7期

3 ;常用社交网站影响心情[J];工会博览;2013年09期

4 蒋重母;;《社交网站》[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年30期

5 Frank Fang;;社交网站:你痴迷成瘾了吗?[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0年12期

6 马李灵珊;;MySpace的堕落[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7期

7 ;社交重构世界[J];读者.原创版;2012年03期

8 杜子建;;微博在改变世界[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0年11期

9 ;王兴:中国社交网站先锋[J];时代英语(高三);2011年11期

10 恩惠;;数字说话[J];天风;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晨宇;;基于用户黏性的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分析——以人人网的用户黏性分析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洪伟;陈媛;;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马晓辉;;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动机[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晨宇;;中国社交网站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5 牛星;;看我国SNS社交网站现状与趋势[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晓娥;;SNS社交网站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7 姚正宇;;亲密关系与社交网络互动行为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8 裴馨;杝旖;王妙t$;李思宓;_5伊QR;邢若t,

本文编号:2286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286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