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条件下位置编码对SNARC效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18 12:15
【摘要】:数字的出现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成果,数字的出现加速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数字,因此当今社会对数字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对数字认知能力的掌握也成为了主要的能力之一。“心理数字线”理论是解释SNARC效应的经典理论,关于数字的空间表征是个体根据当前任务的需求所做出的策略性决策,还是非心理数字线的自动激活一直受到争议。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指出SNARC效应的发生可能依赖于当前操作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记忆机制。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工作记忆的位置编码,是任务操作时所引起的数字空间联合编码的主要机制。本研究一共由两项研究3个实验组成,其中第一项研究有本科生48名,24名男生,被试年龄在18至24岁间,被试都是右利手。第二项研究本科生和研究生29名,16名女生,被试年龄在18至24岁间,均为右利手。以数字材料和汉字材料两种为实验材料,探讨工作记忆编码位置信息对SNARC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实验一结果发现,工作记忆中数字的位置编码与反应手出现交互效应,而数字大小与反应手未出现交互效应,说明在工作记忆条件下数字的编码位置取代了数字大小,出现了工作记忆数字位置编码的SNARC效应。(2)实验二中以汉字材料为实验材料,工作记忆中蔬菜水果的位置编码与反应手出现交互效应,蔬菜水果在工作记忆中位置信息与空间出现了位置SNARC效应。(3)工作记忆条件下,被试根据任务操作自发地运用刺激的顺序结构并自动地映射编号,以暂时任务操作为认知加工线索刺激的空间位置编码,从而驱动SNARC效应。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工作记忆是认知策略中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工作记忆能够解释心理数字线难以解释的SNARC效应出现的原因。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作记忆条件下的序列位置编码信息在SNARC效应出现中的作用,为理解工作记忆在数字认知加工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图文】:
.自G}即人o
单次实验流程图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3
本文编号:2588702
【图文】:
.自G}即人o
单次实验流程图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司继伟;周超;张传花;仲蕾蕾;;不同加工深度非符号数量信息的SNARC效应:眼动证据[J];心理学报;2013年01期
2 潘运;沈德立;王杰;;不同注意提示线索条件下汉字数字加工的SNARC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3 刘 超,买晓琴,傅小兰;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J];心理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梦霞;SNARC效应的视觉—空间与言语—空间双编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金妮;工作记忆负荷对数字SNARC效应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漪兰;心理数字线空间方向及SNARC效应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8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8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