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基于心理弹性的叙事认同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4:34
【摘要】:叙事认同是指个体自我内化、演进及整合所形成的故事,是人们发展认同的一种方式,也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旨在了解探索处于成年初显期大学生的叙事认同特征,与此同时在探索叙事认同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的叙事认同风格进行研究,并尝试发现指向更高心理弹性水平以及更积极的社会适应结果的叙事认同风格,从而从叙事认同的角度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个体提升心理弹性,增强应对重大压力/逆境的弹性能力。本研究中采取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进路,在进行访谈前采用由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 RISC),对52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弹性的测查,并根据该测试结果筛选出高心理弹性者(高27%)、中心理弹性者(中46%)、低心理弹性者(低27%)各10人、11人、9人进入研究一转折点叙事的叙事认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测查结果中可以初步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总体情况良好。男生总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呈现优于女生的趋势,同时有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此外,硕士毕业生在总分及各维度都有最高的得分,而大一新生存在各个维度上的较低水平。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力量性上拥有显著的更高的水平。研究一将研究准备中筛选的30名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列为访谈对象,进行关于心理弹性的生命故事转折点访谈。该访谈参考了McAdams(2011)的生命故事叙事方案,并针对一个特定的面对挫折逆境的转折点叙事进行访谈。访谈发现当一个人属于当一个人拥有"对积极生活的掌控力"的叙事认同风格,在对过往的经历进行自己的生命故事的整合性建构时,会在叙事中呈现更高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更高水平的主体意识以及较为积极的甚至体现出救赎模式的故事情感基调,这样的叙事认同风格会指向更好的心理弹性发展。研究二中对叙事认同风格问卷进行编制。根据质性研究的结果以及前人的理论基础,进行问卷的编制,为叙事认同领域的量化工具提供更多的选择。经过对初测和重测共705名大学生的样本的分析,得到的自编问卷包括意义建构、时间逻辑、情境信息、人际相处、因果关联5个维度,共24题。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689~.830之间,总问卷为.910,各维度及总分的分半系数在.649~.837,具有良好的信度。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模型χ~2/df=3.693,NFI=.821、IFI=.863、TLI=.843、CFI=.862,RMSEA=.070,提示该模型的拟合基本良好,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中还采用了生命意义的存在分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大学生适应问卷的人际适应分问卷以及心理弹性量表作为校标,对自编问卷进行效标效度分析,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提示叙事认同风格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当一个人拥有"对积极生活的掌控力"的叙事认同风格,在对过往的经历进行自己的生命故事的整合性建构时,会在叙事中呈现更高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更高水平的主体意识以及较为积极的甚至体现出救赎模式的故事情感基调,这样的叙事认同风格会指向更好的心理弹性发展,从而预示了个体在面对未来生活中的逆境挫折以及挑战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积极适应成果。(2)个体可以在叙事认同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快速发展的青少年和成年初显期中进行有意识的预防性干预,改善对于生命故事的整合性建构中的叙事认同风格,从而能在未来的挑战中通过更高水平的心理弹性获得更好的积极适应结果。(3)经过信效度检验,该自编问卷的信度、结构信度,包括区分效度和收敛效度以及结构效度较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适合作为叙事认同研究领域的量化工具选择。
【图文】:

模型图,模型,故事,生命


记忆发展有关的部分组成,而形成的长期自我。通常情况下,与概的是由长期自我中自传知识基础和情景记忆的无缝衔接。传体记忆由生命故事记忆与自定义记忆这两个方面组成。自定义记故事记忆,因此也具有与生命故事记忆相同的特点。叙事脚本是一出现的序列,这个过程是行为-结果-情绪反应。自传体记忆与叙事时性的 (synchronic) 存在,它们不断建立各种联结,在人格中一直展。另一方面,历时(diachronic) 变化则指的是生命故事,它不断修正自己随着时间递进 (何承林, 郑剑虹, 2016)。

结构模型,故事,情境化,情境


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情境化的生命故事的共享构成了与一般生命故事的关系,,这种故事的作用是通过情境而不是在情境中,建构分化感和连贯性。此外,当故事的核心要素本身被表达出时,这些表述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结,它们连结了内部的陈述和更直接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要素。因此,叙事认同结构模型(NISM) 是一个对自我故事的高度情境化的概念模型,至少包含了内部结构和社会表达两个维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天强;龚玲;张茂杨;王鑫强;;大学生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2 席居哲;左志宏;;抗逆力(Resilience)研究需识别之诸效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4 甘怡群;王纯;胡潇潇;;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贵永霞;购房置家行为预测[D];西南大学;2014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兆巍;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8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68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