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多任务对食物消费决策的影响:解释水平的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2
【图文】:
两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表3.3 媒体多任务对食物购买意愿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 SS df MS F P 偏η2食物类型 0.432 1 0.432 0.101 0.752 0.001体多任务 0.032 1 0.032 0.017 0.898 0.000型×媒体多任务 25.804 1 25.804 6.002 0.016* 0.042表示 p<0.05上表可知,食物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F(1,138)=0.101,媒体多任务的主效显著 F(1,138)=0.017,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 F(1,138)=6.002,p<0.05。应分析表明,在高热量食物的购买意愿上,高媒体多任务者的购买意愿更媒体=4.17,M高媒体=4.80,t(138)= -2.09 ,p<0.05),而在低热量食物的购买意低媒体多任务者的购买意愿更高(M低媒体=4.86,M高媒体=4.27,t(138)=1.97,51,边缘显著)。
为了排除性别对食物消费决策的影响,对性别对食物消费的影响做差异检验)= -0.62,p>0.05。因此性别对食物消费决策没有影响。.2 媒体多任务对食物消费决策的影响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对所有被试对热量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为:巧克的热量(M=6.22,SD=1.16)高于无糖纤维饼干(M=3.03,SD=1.20),t(91)= 18.8.001;薯片的热量(M=4.77,SD=1.50)高于核桃(M=3.49,SD=1.55),t(91)= 6.0.001;爆米花的热量(M=5.00,SD=1.39)显著高于葡萄(M=2.4,SD=1.30))=13.45,p<0.001。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来分析媒体多任务对食物消费决策的影响。其中实验的有效样本为 47 人,控制组被试的有效样本为 45 人。分析数据后得出,任务对食物消费决策有显著影响,t(90)= -2.78,p<0.01。这其中,实验组 M=0.55,SD=0.20,控制组被试的 M=0.42,SD=0.25。也就是说被试在有任务时,更倾向于购买高热量食物,在无媒体多任务时,更倾向于购买低物,如图 4.1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翔益;孙思奥;鲍超;;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01期
2 邓婷鹤;毕洁颖;聂凤英;;城镇化与老龄化对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12期
3 许菲;张彩萍;白军飞;;收入增长与老龄化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8年01期
4 赵晓慧;王东阳;程广燕;周琳;杨雅伦;;大学生食物消费结构分析及引导[J];农业展望;2017年08期
5 Rheta E.Lanehart;姜仕炜;;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J];东方考古;2016年00期
6 吴石磊;赵鑫;许家云;;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解纯营;赵文武;徐海亮;安艺明;;世界食物消费变化和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世界农业;2012年11期
8 郑志浩;赵殷钰;;收入分布变化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7期
9 罗良国;王艳;;日本食物消费结构演变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8期
10 秦富;;改善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7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封志明;史登峰;;全面小康社会的食物消费水平及其自然资源基础[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Andrew Z.H.Yee;May O.Lwin;Shirley S.Ho;毕小艺;;父母实践对促进和预防儿童食物消费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A];达能营养中心2019年论文汇编:家庭就餐与儿童健康[C];2018年
3 马双;臧文斌;甘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4 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中国居民食物消费趋势分析[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二期):食物选择与饮食行为专题[C];2004年
5 王万山;;1997年辽宁省本溪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评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何宇纳;张晓勇;Hans Dagevos;Ivo van der Lans;翟凤英;;食物消费与肥胖—基于食物特点的消费者分层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丽;赵文华;;农村中老年人食物消费模式调查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靳京;;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国际比较[A];《科学与现代化》2018年第4期(总第77期)[C];2018年
9 潘晓群;袁宝君;史祖民;戴月;;江苏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靳京;;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国际比较[A];第十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晨 刘艳芳;将营养融入所有领域 构建食物消费新模式[N];中国食品报;2019年
2 记者 黄斌;食物消费也要讲科学[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3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万宝瑞;以营养需求指导食物消费[N];光明日报;2010年
4 董峻;我国提出未来30年食物消费目标[N];中国信息报;2003年
5 记者 邵文杰;我国提出食物消费阶段性目标[N];光明日报;2003年
6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丁声俊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科研处长、高工 马榕;改善食用油消费结构是油脂消费战略的重要内容[N];粮油市场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金臣;“五个着力”落地“大食物 大营养 大健康”[N];中国食品报;2019年
8 吴晶晶 胡锦武;贫困人口缺营养,两成城里人“富营养”[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邵文杰;食物消费三阶段目标及质量要求[N];北京科技报;2003年
10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秀彬;2033年我国耕地可养活15.87亿人口[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黎东升;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哲敏;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魏静;城镇化对我国食物消费系统氮素流动和农田氮素循环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高帅;贫困地区农户食物安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辉尚;基于营养目标的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邓婷鹤;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食物消费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7 王茵;食物路径下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8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艳;媒体多任务对食物消费决策的影响:解释水平的中介作用[D];鲁东大学;2019年
2 雷飞;厦门市居民食物消费多足迹研究[D];集美大学;2019年
3 丁杨;张掖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核算与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
4 谢梦;2013年中国24-71月龄儿童含糖食物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
5 周志强;清代四川地区食物消费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6 余颖雅;贫困地区人员外出务工对农户食物消费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7 高晶;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8 刘莉;海峡两岸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周晟;价格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胡生浩;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动对食物进口贸易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9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2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