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金融认知、人格特征与家庭资产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23:44
【摘要】:家庭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利用金融市场实现现有资源或财富在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最佳配置,以满足当期和未来的消费需求。根据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家庭都应持有风险资产,并通过分散投资来分散风险。但随着国内外大量微观家庭调查的实施,实证结果的发现却与理论分析大相径庭。对传统家庭金融理论的一系列挑战促使学者重新审视经典理论的假设,他们试图通过放宽假设来使得资产组合理论更好地刻画现实中的家庭资产选择行为。与此同时,行为金融学从认知能力、情绪等个体认知心理角度对家庭资产组合异质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它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开拓了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使其更加可信、有效。另外也有大量文献发现人格特征等非认知能力对金融决策也有较强的解释力。总的来说,已有研究大多单独研究了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因素分别对家庭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但以个体心理两大构成的研究框架下进行的研究较少。特别地,考虑到家庭金融决策的复杂性和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本文还引入了金融认知这一反映了专业化金融素养的人力资本因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因素:认知能力、人格特征、金融认知对家庭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构建Ivprobit,Ivtobit,Poisson模型逐一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本文的数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城镇家庭消费金融调研。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相比于认知能力,金融认知对家庭资产选择异质性的解释能力要强的多,金融认知水平更高的投资者更有可能参与金融市场和分散化投资。这表明家庭金融决策是复杂的,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2、样本中受访者金融认知水平普遍较低,金融认知不同的受访者在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参与程度以及分散化投资方面有重要的差异,这一现象在控制了风险态度因素后依然存在。金融认知显著提高了股票、基金、债券等高信息密度的金融市场的参与可能和配置比例,对无风险资产有挤出效应,金融认知水平高的投资者,其家庭资产分散化程度也更高。3、大五人格特征中的严谨性、神经质和顺同性对家庭资产配置行为有显著影响,严谨性降低了基金、债券市场的参与和配置比例,最终降低了家庭资产的分散化水平。顺同性人格的影响相反,提高了各风险市场的参与可能性和配置比例,并促进了家庭资产组合的分散化。神经质人格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储蓄存款这种无风险资产上,神经质人格促进了储蓄市场的参与。4、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加入金融认知变量后,人格特征系数的大小、显著性发生了变化,金融认知调节了人格特征对金融市场行为的影响,具体来说,金融认知能力促进了有利于市场参与的人格特征,并且改善了不利于市场参与的人格特征。我们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的方法发现,金融认知和人格特征对金融资产市场的参与、参与程度及分散化投资行为的作用是稳健且显著的。本文的发现为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解释家庭资产组合异质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B848;B842.1
【图文】:

变化图,资产,概率,投资者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票市场的家庭仅占 20%,金融认知较高的群体中参与股票市场的家庭也只有一半,说明在中国“有限参与”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图 4-1 绘制了不同金融认知水平组中各类资产参与概率的变化图。除储蓄存款外,随着金融认知的提高,家庭投资其他金融资产的概率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股票,这种风险程度最高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股票具有较高的信息密集度,其投资决策过程也较为复杂,投资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而储蓄存款市场较为简单,投资者无需进行专业的判断和复杂的决策,因此投资者金融认知水平的高低更明显地体现在股市参与概率上。

变化图,配置比例,投资者,认知水平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票市场的家庭仅占 20%,金融认知较高的群体中参与股票市场的家庭也只有一半,说明在中国“有限参与”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图 4-1 绘制了不同金融认知水平组中各类资产参与概率的变化图。除储蓄存款外,随着金融认知的提高,家庭投资其他金融资产的概率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股票,这种风险程度最高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股票具有较高的信息密集度,其投资决策过程也较为复杂,投资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而储蓄存款市场较为简单,投资者无需进行专业的判断和复杂的决策,因此投资者金融认知水平的高低更明显地体现在股市参与概率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财策君;;家庭资产配置的逻辑[J];大众理财顾问;2018年03期

2 方文玲;陈蕾;;互联网金融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07期

3 王潇雨;邢广霞;;家庭结构及特征对家庭资产组合决策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7年01期

4 邸晓萌;;如何完善个人家庭资产配置[J];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04期

5 陈敏旭;;我国居民家庭资产投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0期

6 谭继军;邱雨薇;彭嫦燕;;我国家庭资产季度变动解读[J];清华金融评论;2015年04期

7 骏马奔腾;;让自己舒服才是“高情商”[J];女子世界;2017年05期

8 杜春越;韩立岩;;家庭资产配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6期

9 孙元欣;美国家庭资产结构和变化趋势(1980-2003)[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10 朱雪明;;你的家庭资产在流失吗[J];致富之友;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济为;;论金融素养与家庭资产组合的有效性[A];劳动保障研究(2019年第1辑)[C];2018年

2 杨楠;孙元欣;;家庭资产分布两极化与金融危机的必然性——美国政府政策的定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金融记者 张兆瑞;家庭资产面临重置考验[N];新金融观察;2019年

2 兰朝霞;城市家庭资产规模增长快速[N];深圳商报;2019年

3 巴曙松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量体裁衣做好家庭资产配置[N];经济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姜沁诗;郭磊:居民家庭资产迎中长期配置时代[N];中国证券报;2017年

5 杨航;省民政厅会同贵州银监局查询7类救助家庭资产[N];法制生活报;2017年

6 肖志光;如何破解居民家庭资产“双低”困局?[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经纪人 孙绍华;北京海归家庭的保障计划[N];中国保险报;2009年

8 季明;廉租惠谁?建议开通家庭资产核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小徐邋东篱 杜晶;我市居民家庭资产30年增长88.8倍[N];宜兴日报;2008年

10 ;别让家庭资产在无形中流失[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红;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与消费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贾颖;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3 尚昀;预防性储蓄、家庭财富与不同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D];山东大学;2016年

4 邢大伟;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礼乐;金融认知、人格特征与家庭资产配置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吴榕榕;健康状况对农村家庭资产组合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3 朱小敏;人力资本与家庭资产配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4 吴小荷;集体土地拆迁户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9年

5 王鑫涛;个人所得税、养老金收益对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年

6 赵霞;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7 郑丹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因素考量[D];广西大学;2016年

8 曹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彩霞;居民家庭资产偏好的中美比较[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10 刘湘海;基于生命周期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9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29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