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阈下金钱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7:06
【摘要】:近年来,阈下奖励及无意识刺激诱发的高级执行控制功能逐渐成为两大研究热点。作为执行控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反应抑制,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阈下奖励能够个体的认知行为产生影响,奖励效应也可以扩展到无意识认知领域。然而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结合意识、奖励和反应抑制三者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这值得在未来研究中进行实证补充。为数不多的研究在实验结果上出现了部分分歧。以往研究在阈上奖励的影响上观点一致,均认为阈上奖励可以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反应抑制产生促进作用。但在阈下奖励的影响上存在分歧。部分研究认为阈下奖励对两种反应抑制均无法产生影响,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阈下奖励只能对有意识反应抑制产生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有研究者认为阈下奖励呈现时间过短可能会影响个体调用资源进行无意识反应抑制反应,对时间的调整可能会使实验结果发生改变。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有必要深入探究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以及探讨改变奖励刺激阈下呈现时间能否促使阈下奖励对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本研究借鉴前人实验范式,采用三个实验来研究阈下奖励对两种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一采用改进后的掩蔽版Go/No-go范式来验证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存在,结果显示无意识刺激确实可以诱发反应抑制现象;实验二结合奖励启动范式和掩蔽版Go/No-go范式,探究17毫秒奖励刺激呈现条件下,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三将奖励刺激呈现时间改动为34毫秒,重复实验二的实验程序,探究34毫秒奖励刺激呈现条件下,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二和实验三结果均显示阈下奖励能够影响有意识反应抑制现象,而难以影响无意识反应抑制现象。以上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奖励、意识和反应抑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同时也为正常及特殊群体的反应抑制训练的教学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2.7
【图文】:

模型图,模型,内侧苍白球,纹状体


图 1 中心-周围模型(采自 Voytek,2006)中心-周围模型认为,当刺激被个体接收后,信息经过皮层分析后进入皮下信号经过直接通路时,信号经由皮层抵达纹状体,再传导至内侧苍白球、释放反应行为。在间接通路中,信号抵达纹状体后会经过外侧苍白球,之侧苍白球及丘脑,产生反应抑制行为。信号在超直接通路中则是由皮层直脑底核,再由丘脑底核传输信号至内侧苍白球及丘脑,完成行为的抑制。路为直接通路,而抑制通路则经过间接通路及超直接通路。反应的抑制和抵达苍白球及丘脑,不同的是反应释放信号的传导必须有纹状体的参与,信号的传导由纹状体或是丘脑底核任一部分的参与即可完成。反应抑制研究的实验范式主要有 Go/No-go 任务和停止信号任务反向眼i-saccade task)、Stroop 任务、侧抑制任务(flanker task)等,其中前最为广泛。Go/No-go 任务主要包含 Go 和 No-go 两种刺激,实验要求被试对 Go 刺激

阈下金钱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研究


实验一流程图(参考Diao,2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军;陈安涛;张蔚蔚;张庆林;;无意识信息引发的认知控制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0期

2 陈斌;高闯;王建中;;视觉掩蔽研究现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艳;阈上和阈下金钱奖励对无意识认知控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2 宋洪文;奖赏动机对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常运;无意识抑制控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0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30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