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18 11:37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数字加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空间—数字联合编码效应(Spatial 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简称SNARC效应)一直是数字加工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热点之一。国外大量研究表明,SNARC效应和空间参照框架密切相关。尽管国外研究从多重组织的参照框架角度探讨了SNARC效应的发生,但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下不同类型的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从SNARC效应的影响因素这一焦点问题出发,以在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中存在着基于主体(个体的想象)和基于客体(实物的呈现)两种不同程度的空间参照框架为主线。设计了两个实验,探讨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与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一致和交叉的情况下SNARC效应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基于主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和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影响的差异。本研究以162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包括两个实验,其中82名被试完成实验一(基于主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的影响)的任务,80名被试完成实验二(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的影响)的任务。两个实验中的被试分别分为四个组,分别完成HH(水平的空间参照框架下要求被试按左右水平的键做反应,即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和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保持水平方向一致)、HV(水平的空间参照框架下要求被试按底端到顶部垂直的键做反应,即水平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和垂直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保持水平与垂直方向交叉)、VH(近远垂直的空间参照框架下要求被试按左右水平的键做反应,即近远垂直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和水平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保持近远垂直与水平方向交叉)和VV(近远垂直的空间参照框架下要求被试按底端到顶部垂直的键做反应,即非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和自我中心参照框架保持近远垂直方向一致)四种条件的实验任务。研究结果发现:(1)基于主体的空间参照框架下,HH和VV条件下出现显著的SNARC效应,HV和VH条件下SNARC效应消失;(2)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下,HH和VV条件下出现显著的SNARC效应,HV和VH条件下SNARC效应消失;(3)HH条件下,基于主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和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VV条件下,基于主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和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对SNARC效应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基于客体的空间参照框架下SNARC效应增强。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在空间参照框架与SNARC效应的关系中,非自我中心空间参照框架和自我中心空间参照框架方向一致是SNARC效应出现的必要条件;在非自我为中心的空间参照框架中存在着基于主体和基于客体两中不同类型的空间参照框架,其对SNARC效应的影响不同。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2
【部分图文】:
第一部分实验条件设计图
图 2 第二部分实验条件设计图总的来说他们的实验设计在考虑按钮位置以及手的位置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它有可能能够检查到三种不同类型的 SNARC 效应。尤其是,数字大小与底部和顶部按钮位置间的关系,左右手和左右朝向的小船的关系,而后者的关系类
四种实验条件设计图
本文编号:2821594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2
【部分图文】:
第一部分实验条件设计图
图 2 第二部分实验条件设计图总的来说他们的实验设计在考虑按钮位置以及手的位置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它有可能能够检查到三种不同类型的 SNARC 效应。尤其是,数字大小与底部和顶部按钮位置间的关系,左右手和左右朝向的小船的关系,而后者的关系类
四种实验条件设计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龙;陈小萍;;工作记忆中位置和数量信息对SNARC效应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6年06期
2 张丽;陈雪梅;王琦;李红;;身体形式和社会环境对SNARC效应的影响:基于具身认知观的理解[J];心理学报;2012年10期
3 邓碧琳;陈穗清;张积家;芦松敏;;智障儿童空间参考框架的选择[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1期
4 谢书书;张积家;;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空间参考框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5 潘运;沈德立;王杰;;不同注意提示线索条件下汉字数字加工的SNARC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6 张积家;刘丽虹;石艳彩;;情境和任务对空间认知参考框架选择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8年01期
7 刘丽虹,张积家,王惠萍;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空间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8 刘超,买晓琴,傅小兰;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对数字加工的不同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9 刘 超,买晓琴,傅小兰;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J];心理学报;2004年06期
10 刘超,傅小兰;不同注意条件下大数与小数的加工差异[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硕秋;SNARC效应的空间参照系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耿会玲;SNARC效应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1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2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