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23 08:20
   食物线索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定向和注意脱离困难,它会触发一种无意识、冲动性的过度进食行为,是儿童食物成瘾和肥胖的风险因素。儿童产生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原因之一是注意抑制和注意分配能力较弱,面对食物线索时不能进行有效地抑制和分配注意。目前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干预手段主要是抑制控制训练,但训练具有材料限制性,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可以克服这一局限。工作记忆的注意控制理论指出,工作记忆广度与注意分配和注意抑制等注意控制能力关系密切。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在提高个体工作记忆广度的同时,也会使一般注意控制能力得到发展,且这种注意控制力不具有任务和材料限制性。因此通过工作记忆广度训练提高儿童注意控制能力或许可以成为修正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一种新的干预方式。本研究以存在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儿童作为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象,探究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包含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点探测任务对杭州市某幼儿园的232名5-7岁儿童进行筛查,最终筛查出60名存在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儿童。再利用Flanker任务和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测量这60名儿童的食物线索注意抑制能力和工作记忆广度,后根据点探测效应值(反映食物线索注意分配能力)、Flanker效应值(反映食物线索注意抑制能力)、工作记忆广度对60名儿童进行配对分为训练组和控制组,每组各30名儿童。研究二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umosity程序对研究一筛选出的30名训练组儿童进行30次工作记忆广度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对30名训练组儿童和30名控制组儿童进行点探测任务、Flanker任务和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测量,探究工作记忆广度提高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分配能力和注意抑制能力的影响及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改善情况。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5-7岁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2)工作记忆广度训练组儿童在后测点探测任务上比控制组儿童有更好的表现,表明工作记忆广度的提高使儿童具有更好的食物线索注意分配能力。(3)工作记忆广度训练组儿童在后测Flanker任务上比控制组儿童有更好的表现,表明工作记忆广度的提高使儿童具有更好的食物线索注意抑制能力。(4)训练组儿童通过工作记忆广度训练改善了对食物线索的注意脱离困难,表明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修正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总结来说,本研究表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能够通过训练得以提高,工作记忆广度的提高带来了注意分配和注意抑制能力的提升,从而修正了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42.3
【部分图文】:

图片,食物,目标刺激,工具


图 3.2 点探测任务流程图Flanker 任务:Flanker 任务是测量注意抑制的一种常用范式,又称为侧抑制务。Flanker 任务的假设是:当目标两侧的刺激与目标刺激属于不同类别时,试由于受到两侧刺激的干扰,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会变长。任务中图片刺激包 30 张高热量图片和 40 张中性图片(家用工具),分辨率为 100,大小为 300×300素,食物图片和中性图片在色彩、形状上都保持一致。整个任务分为四种条件:物一致条件(三张图片都为食物图片)、工具一致条件(三张图片都为工具图)、食物不一致条件(两边为工具图片,中间为食物图片)和工具不一致条件两边为食物图片,中间为工具图片)。任务采用 E-prime2.0 编写,显示器分辨设置为 1024×768,刷新率为 60Hz。每个试次中,屏幕中央会先出现一个“+”注点,呈现 500ms,随着注视点消失会在屏幕左中右区域同时呈现三张图片,其中间的图片为目标刺激,两侧的图片为干扰刺激,要求儿童又快又准确地判断

广度,方块,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


图 3.3 Flanker 任务流程图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是用来测量儿童工作记忆广。任务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Lumosity 程序,在平板上进行操作。任务开始会在屏幕中呈现方块矩阵,其中几个方块会变色(2 个工作记忆广度就会有 2方块变色,3 个工作记忆广度就会有 3 个方块变色),呈现大约 2s 后恢复原状,童需要准确点出之前变色的方块,程序会根据儿童的正确个数提升或降低任务难度,整个任务共有 12 个试次,记录在此过程中儿童所能完成的最高任务难(做对两次及以上)即为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饥饱量表:当前主观的饥饿感,用于控制饥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量表采 1-5 的五点记分方法,从非常饿到非常饱,分数越高表示饥饿程度越低[103]。究过程

训练组,控制组,儿童,后测


Flanker 任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采用 2(测量时间:前测、后测)×2(组别:训练组、控制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中测量时间为被试内变量,组别为被试间变量。同等性检验 Box’sM=0.23>0.05,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F(1,58)=14.30,p<0.01,ηp2= 0.19;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58)=0.86,p>0.05,ηp2= 0.02;交互作用显著,F(1,58)=8.08,p<0.05,ηp2= 0.12。测试时间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前测训练组和控制组差异不显著(p>0.05),后测训练组 Flanker 效应值小于控制组,差异边缘显著(p=0.053);组别简单效应检验表明,训练组前测后测差异显著(p<0.01),后测 Flanker 效应值显著小于前测,控制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p>0.05),见图 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华;徐微;;小学生工作记忆广度与心算能力关系研究——以五年级学生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3期

2 蒋锦薇;;数字记忆广度性别差异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年13期

3 全小山;杨集梅;何飞;柴洁余;;工作记忆广度对数字加工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5期

4 张哲;;工作记忆广度与句法歧义消解的关联性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年09期

5 何翼;杨丽;;英语听力策略运用对工作记忆广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郭月兰;;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工作记忆广度探究[J];科普童话;2017年10期

7 罗建梅;;对学困生小学数学工作记忆广度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7年06期

8 毛素莲;;对小学学困生的工作记忆广度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年05期

9 于斌;乐国安;刘惠军;;工作记忆广度与爱荷华赌博任务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10 刘晓明;刘虹;;情绪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华;条件推理双重加工的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永聪;莫达非尼对抗睡眠剥夺影响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徐琦璐;“听”“说”同步模式下的工作记忆与同声传译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焰;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廖水连;工作记忆广度和记忆负荷对无意识思维决策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3 廖慧云;认知疲劳对不同年龄男性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D];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任曼曼;工作记忆广度和反馈水平在随机序列知觉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5 马思诗;工作记忆广度与法汉口译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6 皇甫柏会;高低工作记忆广度个体从注意捕获中脱离的时间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刘虹;情绪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行动控制的调节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欢;不同情绪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影响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9 徐微;五年级学生心算能力及其工作记忆广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勤;工作记忆广度与二语阅读之间的关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2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52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