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政府推进策略探论

发布时间:2021-01-12 04:46
  应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相对薄弱,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作为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必须持续不断审视现状、发现问题,立足建立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从预防心理危机发生前、应对心理危机发生时和推动心理重建中等三个阶段,积极制定并实施对策,推进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稳步有序发展。 

【文章来源】:理论导刊.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二)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根本需要
    (三)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成就党的伟大事业的内在需要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二、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历程
        1.初步尝试阶段,即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大火事故发生后至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前。
        2.积极实践阶段,即2003年“非典”暴发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
        3.大力发展阶段,即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
    (二)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1.心理危机干预组织协调不力。
        2.心理危机干预缺乏持续性。
        3.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普及不够。
        4.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研究滞后。
        5.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专业水平总体不高。
        6.心理危机干预资源分配不均衡。
三、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政府推进策略
    (一)预防心理危机发生前的政府策略
        1.构建严密的组织网络体系。
        2.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3.面向社会普及心理危机教育知识。
        4.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队伍。
        5.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学术研究体系。
    (二)应对心理危机发生时的政府策略
        1.组织协调心理危机干预。
        2.迅速响应并提供权威支持。
    (三)推动心理重建中的政府策略
        1.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危机的正确认识。
        2.建设长期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体系。
        3.引导媒体积极报道重建情况。
        4.积极动员民间组织提供心理干预服务。
        5.提供后续心理服务资金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的构建[J]. 宋晓明.  政法学刊. 2017(05)
[2]政府主导的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构建[J]. 王疐曈.  党政干部学刊. 2016(11)
[3]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的政府角色探析[J]. 曹蓉,刘奕.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2)
[4]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 马奔.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5)



本文编号:2972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72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