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对游戏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14:54
对成瘾信息的注意偏向被认为是成瘾的核心特征之一,对于判断是否成瘾、戒断后是否会再次成瘾具有预测作用。关于注意偏向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游戏相关信息存在注意偏向,并且网络游戏成瘾者对负性情绪也有注意偏向。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对于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现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当前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1)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发展及其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不清楚。(2)网络游戏成瘾的认知机制尚不清楚。(3)注意偏向与游戏成瘾的关系不清楚。综上,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青少年中网络游戏成瘾发展现状。(2)不同程度的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对游戏相关和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研究一使用问卷法调查了371名初中生,研究青少年中网络游戏成瘾发展现状,并为后续实验筛选被试。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问卷和崔丽娟的网络游戏成瘾问卷测量游戏使用情况,采用DASS-21问卷测量被试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水平。研究结果发现:(1)青少年中,网络游戏成瘾者约占4.85%。(2)网络游戏成瘾程度与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均成正相关。研究二以21名重度游戏玩家、21名休闲游戏...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 马林,李巾英.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06)
[2]虚拟仿真场景中威胁性视觉刺激搜索的注意偏向效应[J]. 袁小钧,崔晓霞,曹正操,阚红,王晓,汪亚珉. 心理学报. 2018(06)
[3]网络成瘾倾向者对负性表情注意的脱离困难[J]. 雷玉菊,贺金波,牛更枫,周宗奎,田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6)
[4]网络游戏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存在相同的神经机制吗?——基于MRI的证据[J]. 贺金波,聂余峰,周宗奎,柴瑶.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8)
[5]阈下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J]. 李海江,卢家楣,张庆林,邱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5)
[6]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J]. 王敬欣,贾丽萍,黄培培,白学军. 心理科学. 2014(06)
[7]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J].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4)
[8]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9]用安戈夫方法对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J]. 崔丽娟. 应用心理学. 2006(02)
硕士论文
[1]掩蔽类型调节儿童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发展研究[D]. 牛丽丽.天津师范大学 2019
[2]网络游戏成瘾者对卡通面孔的前注意偏向研究[D]. 祝平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情绪启动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发展角度的探讨[D]. 朱竞男.天津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85144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 马林,李巾英.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06)
[2]虚拟仿真场景中威胁性视觉刺激搜索的注意偏向效应[J]. 袁小钧,崔晓霞,曹正操,阚红,王晓,汪亚珉. 心理学报. 2018(06)
[3]网络成瘾倾向者对负性表情注意的脱离困难[J]. 雷玉菊,贺金波,牛更枫,周宗奎,田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6)
[4]网络游戏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存在相同的神经机制吗?——基于MRI的证据[J]. 贺金波,聂余峰,周宗奎,柴瑶.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8)
[5]阈下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J]. 李海江,卢家楣,张庆林,邱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5)
[6]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J]. 王敬欣,贾丽萍,黄培培,白学军. 心理科学. 2014(06)
[7]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J].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4)
[8]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9]用安戈夫方法对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J]. 崔丽娟. 应用心理学. 2006(02)
硕士论文
[1]掩蔽类型调节儿童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发展研究[D]. 牛丽丽.天津师范大学 2019
[2]网络游戏成瘾者对卡通面孔的前注意偏向研究[D]. 祝平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情绪启动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发展角度的探讨[D]. 朱竞男.天津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85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8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