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拒绝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基于“个人×环境模型”

发布时间:2021-02-01 15:33
  拒绝敏感性指个体对拒绝信息存在焦虑预期,易于知觉并倾向于产生过度反应的程度。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拒绝敏感性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缺少以社会性发展的视角探讨拒绝敏感性影响因素的证据。本文根据"个体×环境模型",发现性别、外貌特征、人格特质以及早期创伤经历、依恋、专制型教养方式、同伴欺负与友谊及文化差异均可以影响个体拒绝敏感性的水平,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本文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文章来源】:应用心理学. 2020,26(01)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 引 言
2 影响拒绝敏感性的个体因素
    2.1 性别
    2.2 外貌特征
    2.3 人格特质
3 影响拒绝敏感性的环境因素
    3.1 早期创伤经历
    3.2 依恋
    3.3 专制型教养方式
    3.4 同伴欺负与友谊
    3.5 文化差异
4 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5 思考与展望
    5.1 开发针对拒绝敏感性的干预教育手段
    5.2 对于拒绝敏感性作为中介因素的探索
    5.3 追踪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5.4 对于中国文化下拒绝敏感性相关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在中国小学生中的初步应用[J]. 丁雪辰,叶贝,万旋傲,李丹,桑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3)
[2]高边缘性人格障碍特质者负性沉浸的自我反思倾向[J]. 张英俊,樊富珉,张逸梅.  心理科学. 2017(05)
[3]“孤芳自赏”还是“茕茕孑立”:儿童社交淡漠适应功能的文化差异[J]. 丁雪辰,张田,邓欣媚,桑标,方力,程琛.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3)
[4]拒绝敏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J]. 张莹瑞,李涛.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1)
[5]大学生拒绝敏感性问卷的中文版修订[J]. 赵艳林,李文涛,张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11)

硕士论文
[1]身髙不满意男性对身高信息的注意和再认偏向[D]. 刘洁.西南大学 2015
[2]对背叛线索自由回忆的性别差异的进化心理学研究[D]. 代慧慧.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13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13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