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谐音线索和“歇后”时间对谐音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9 01:25
  运用ERPs技术考察谐音线索和前、后语节呈现时间间隔(ISI)对谐音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谐音线索影响语料的通达过程。在短ISI条件下,谐音线索同时作用于反应时和错误率,易化对歇后语的加工;在长ISI条件下,谐音线索仅提高正确率。ERPs结果表明,长ISI诱发更大波幅的N170成分和P200成分,不出现谐音线索将诱发更大波幅的P300成分,同时,短ISI诱发更大波幅的N400成分。实验结果推测,谐音型歇后语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注意、语义识别和初级整合过程;(2)谐音线索加工过程;(3)通过语义映射中介,消除差异,获得同一性的过程。 

【文章来源】: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谐音线索和“歇后”时间对谐音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


四种条件的平均波形图

波形图,电极,时间窗,波峰


图1 四种条件的平均波形图对于早期成分,在80 ms和130 ms的时间窗之间对N100和P100进行波峰探测,在170 ms和220 ms之间对P200成分进行波峰探测,在130 ms和230 ms之间对N170成分进行波峰检测。对于晚期成分,在350 ms和450 ms的时间窗之间对P300进行波峰探测。在300 ms到420 ms的时间窗中用平均波幅法对N400进行测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J]. 马利军,马云霄,何晓清,刘海涛,张静宇.  心理学报. 2019(12)
[2]熟悉度和前、后语节呈现时间间隔对歇后语加工的影响研究[J]. 张静宇,马利军,张积家.  心理研究. 2018(03)
[3]汉语歇后语前、后语节相互作用关系研究[J]. 马利军,张积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4]语音隐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J]. 马利军,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非直义性语言理解的神经心理机制[J]. 马利军,张静宇,张积家.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6]试论现代汉语歇后语的分离性和同一性问题[J]. 陈长书.  辞书研究. 2012(06)
[7]歇后语的内部关系研究[J]. 马利军,张积家.  语言文字应用. 2011(04)
[8]三字字谜顿悟的时间进程和半球效应:一项ERP研究[J]. 沈汪兵,刘昌,张小将,陈亚林.  心理学报. 2011(03)
[9]汉字同音率、同音度及同音字音节个数随同音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J]. 尹文刚.  语言科学. 2003(04)

博士论文
[1]汉语隐喻具身认知加工神经机制的ERP研究[D]. 范琪.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6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06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